输入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计划
我应接种多少剂新冠疫苗
疫苗到户接种
各区疫苗接种活动
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死亡个案 - 最新数据
曾在外地接种疫苗人士
提供科兴疫苗接种的私家医生及诊所
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的私家诊所

预约接种

预约状况

搜寻接种地点

有关疫苗

有关计划

常见问题

最新消息

疫苗接种纪录

专家意见

常见问题

(一)使用新冠疫苗的建议

一般问题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持续肆虐,为全球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香港亦持续出现个案及爆发。为减低2019冠状病毒病对公共卫生及社会的影响,让社区回复正常和持续运作,需要有显著比例的人口尽早接种疫苗。事实上,新冠疫苗被视为一项透过增加人群免疫以达致控制疫情的中长期重要公共卫生措施。

本地数据显示,对于成年人口的所有年龄组别,接种三剂新冠疫苗(即复必泰或克尔来福)高度有效减低感染后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政府会参考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新发现及动物传染病科学委员会及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联合科学委员会),联同行政长官委任的专家顾问的建议,同时考虑疫苗供应情况,以及疫苗接种的进度,从而订定及更新疫苗接种的安排。详情请参阅此页

复星医药/BioNTech的BNT162b2(复必泰疫苗)和科兴控股(香港)CoronaVac(克尔来福疫苗)的特征载列于下表。

疫苗BNT162b2
(复必泰(BioNTech)疫苗)
CoronaVac
(克尔来福(科兴)疫苗)
技术信使核糖核酸灭活
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疫苗
之间的间隔时间
最少21日28日
贮存期限成人配方(每剂30微克):解冻后于 2至8°C可贮存1个月(31天);
儿童配方(每剂10微克): 解冻后于 2至8°C可贮存10个星期(70天);
幼儿配方(每剂3微克): 解冻后于 2至8°C可贮存10个星期(70天);
二价疫苗(每剂15/15微克原始株/Omicron变异株 BA.4-5): 解冻后于 2至8°C可贮存10个星期(70天)
2至8°C
可贮存24个月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肌肉注射

#有关特定组别人士及额外剂数的接种时间,请按

由于短期内无法实现全民免疫保护,故此仍需要采取公共卫生策略下的其他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离、良好手部卫生,以及在公众地方戴口罩,借以减低传播风险。

有更多证据显示,同时感染2019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对感染者的发病及死亡率有重大影响,亦令治疗成效不理想。2019冠状病毒病现正肆虐全球,确保有较大风险患上流感及2019冠状病毒病或出现并发症的人士(例如医护人员及长者)能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是尤其重要的措施。有关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常见问题,请按

接种科兴疫苗的最低年龄于2022年8月4日起降至6个月大;接种复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龄则由2022年11月9日起降至6个月大。

疫苗的剂数与间隔取决于你所选择接种的新冠疫苗、年龄组别以及染疫纪录等,请按此处了解更多详情。

若你计划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请跳至问题 30。

如距离接种第一剂疫苗已超过建议间隔,应尽快接种第二剂疫苗,并无须重新开始整个接种程序。

有关现时接种额外剂数新冠疫苗等执行安排,请按

未曾受2019冠状病毒病感染人士

未曾受2019冠状病毒病感染的人士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以同一款疫苗完成首两剂接种。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如接种疫苗人士不能以同一款疫苗完成接种,例如在接种第一剂后出现速发严重副作用,或未能获供应/取得有关疫苗,则可按个别情况考虑接种另一款疫苗。如因出现严重副作用而需要接种另一款疫苗的人士,请向你的主诊医生或家庭医生取得相关医生证明信(当中包括建议改为接种另一款疫苗的医学原因),到疫苗接种地点。工作人员会考虑个别情况,安排接种。

未曾受2019冠状病毒病感染的人士接种首两剂疫苗后,可选择接种同款或另一款额外剂数新冠疫苗以加强保护,有关详情请按

曾受2019冠状病毒病感染人士

曾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人士完成首剂疫苗后,可选择接种同款或另一款作第二剂新冠疫苗以加强保护,而这剂(第二剂)与第一剂的间隔应跟从第一剂疫苗的接种间隔。

在外地未完成疫苗接种人士

有关未完成疫苗接种的抵港人士的疫苗接种安排,请参考问题29。

有关现时接种额外剂数新冠疫苗等执行安排,请按

根据最新专家建议,未曾接种疫苗的6 个月大或以上人士,若曾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他们可于康复后(即在第一次备有文件记录的阳性检测结果日期的 14 天)30 天接种疫苗。有关痊愈后需要接种多少剂疫苗的详情,请参阅:「康复者接种新冠疫苗系列(一)」「曾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人士接种新冠疫苗须知」

现时疫苗不适用于 6 个月以下的婴儿。对于染疫时未满 6 个月的免疫功能正常的婴儿,他们可以在 6 个月大或康复后 30 天(以较后者为准)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及随后至少 90 天后再接种第二剂疫苗。

更多2019冠状病毒病康复者的常见问题,请参阅问题27和38。

曾对同款新冠疫苗的前一剂、有效物或任何疫苗成分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人士,不应接种。对聚乙二醇和聚山梨醇酯*曾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人士,不应接种复必泰疫苗;另外,有关其他不应接种科兴疫苗的人士,请参阅问题66。

*复必泰疫苗含有聚乙二醇。虽然复必泰疫苗不含聚山梨醇酯,但聚山梨醇酯仍与聚乙二醇有密切关系。

过敏性休克指急性的严重过敏反应,包括多种临床症状和病征,例如红疹、恶心、头晕、低血压、肿胀或喘鸣(呼吸困难)。 2020年12月14日至23日期间,美国进行了1,893,360 剂复必泰疫苗的第一剂接种。在当地卫生部门疫苗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系统(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接获的不良反应事件当中,有21宗个案为接种复必泰疫苗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相等于每注射 100 万剂疫苗中有 11.1 宗个案。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就其中20宗个案取得的后续资料显示,出现过敏性休克的人士均已康复或出院。在该21宗个案中,17名(81%)患者曾有敏感或过敏反应的记录,7名患者曾有过敏性休克的记录。

根据海外卫生当局和世界卫生组织截至2021年1月的资料和建议,现时并未有证据显示体弱长者在接种复必泰疫苗后的死亡率出现超乎预期及异常增加。此外,亦未有明确证据显示出现的死亡个案是源于使用复必泰疫苗。

总括而言,对绝大部分体弱长者来说,接种疫苗以减低严重2019冠状病毒病获得的益处大于其所带来的风险。

由于长者和长期病患者有较高患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和新发现及动物传染病科学委员会联同行政长官专家顾问团建议长者和长期病患者及早完成接种疫苗。复必泰和科兴疫苗均对于建立一般与T细胞反应相关的保护力,以减低2019冠状病毒病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

有关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就认可新冠疫苗的持续效益及风险评估最新举行的会议及建议,请参阅最新相关新闻公报

有关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就认可新冠疫苗的持续效益及风险评估最新举行的会议及建议,请参阅最新相关新闻公报

现时,全球流行着数种值得关切的变异株,包括最初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株「Alpha」、在南非发现的变异株「Beta」、在巴西发现的变异株「Gamma」、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Delta」及在博茨瓦纳发现的变异株「Omicron」。

一般来说,研究显示现有疫苗能有效应对非变异株,而对不同变异株的有效数据则因不同疫苗而异。当中,「Omicron」是一种于2021年11月11日在一非洲南部国家(博茨瓦纳)首先发现的新型病毒变异株。这病毒变异株值得关注是因为其有大量的(超过30个)刺突蛋白突变,有可能增加病毒的传播能力和降低疫苗效用。香港卫生署有能力检测病毒变异株,并会密切留意病毒变异株的存在和发展。

复必泰和科兴疫苗均对于建立一般与T细胞反应相关的保护力,以减低2019冠状病毒病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而抗体反应则与预防感染和有病征的疾病相关,亦较易受到值得关切的变异株影响,因此不同疫苗产生的抗体反应可能会有差异。

为了有效减低病毒传播的机会,尽早达成新冠疫苗高接种覆盖率并持续采取稳健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将会是控制疫情和防止变异株出现的首要目标。

如果属于这些组别或有某些情况,应否接种新冠疫苗

患有急性发热的人士,应延迟接种新冠疫苗。

有关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的常见问题,请按

香港提供的复必泰和科兴疫苗对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重症和死亡情况高度有效,能为接种人士提供有效保护,免于感染后出现并发重症甚至死亡。数据显示,相比起非怀孕人士,怀孕妇女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后有较高机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早产的风险增加两倍,而死胎和初生婴儿的死亡率亦增加约50%。研究表明接种新冠疫苗可降低孕妇住院和死亡风险,并与非怀孕妇女一样有效。此外,亦有研究显示怀孕妇女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透过脐带传送给胎儿,妇女喂哺母乳时亦可为婴儿提供保护。根据药厂的最新建议,怀孕妇女及哺乳期妇女均可接种复必泰和科兴疫苗,专家亦多次指出接种疫苗对有关妇女安全并能提供有效保护,建议她们尽快接种。

有关香港妇产科学院对怀孕及哺乳期妇女接种新冠疫苗的建议(暂拟;更新于 2022 年 5 月 6 日),请按

对于曾有过敏史的人士,有以下两种情况需谨慎并应咨询医生:

对先前接种的新冠疫苗或对多于一种药物曾有即时(1小时内)的严重过敏反应;

对先前接种的新冠疫苗的过敏反应未能自行痊愈或对口服抗过敏药物无效。

如因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而需要接种另一款疫苗的人士,请向你的主诊医生或家庭医生取得相关医生证明信(当中包括建议改为接种另一款疫苗的医学原因),到疫苗接种地点。工作人员会考虑个别情况,安排接种。

请参阅以下信息图表:

根据香港风湿病学学会在2021年5月发表的 「有关⾃⾝免疫性风湿病患者接种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的共识和建议」,如病情相对稳定并在短期内没有调整药物,专家认为风湿病患者应考虑接受新冠疫苗注射,以减低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和并发症的机会。风湿病虽然是长期病,但不属于新冠疫苗的禁忌症。在⼤部分情况下,疫苗接种的好处远⼤于风险。

正服用由医生处方抗凝血药的人士,可接种新冠疫苗,并应继续药物治疗。接受肌肉注射疫苗后,应按压针口至少5分钟。

目前并无关于患有葡萄糖六磷酸去氢酵素缺乏症(G6PD缺乏症/蚕豆症)人士注射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而药厂提供的资料没有提及G6PD缺乏症/蚕豆症为禁忌症或相关注意事项。该等人士如对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接种疫苗有所疑问,请向医护人员查询。

请参阅:「曾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人士接种新冠疫苗须知」

更多2019冠状病毒病康复者的常见问题,请参阅问题10和38。

现时并不建议以新冠疫苗作为暴露后预防用药。目前尚无证据证明以新冠疫苗作为暴露后预防用药的安全性和成效。就香港供应的新冠疫苗而言,接种人士接种首两剂疫苗的时间长于2019冠状病毒病一般潜伏期。

对于不确定曾否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的人士,应按没有感染人士一样接种新冠疫苗。曾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人士可安全接种新冠疫苗,接种前无须事先进行2019冠状病毒病筛查。

根据专家建议,康复人士可安全地于康复后不少于28日接种下一剂疫苗。

为提升个人的抗体水平,不确定曾否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的人士,或卫生署系统没有其康复纪录的人士,须跟从适用于没有感染人士的相关接种要求。换言之,有关人士需按其年龄组别,按时接种适用于没有感染人士的疫苗剂量。

市民可致电183 0111 或电邮到 enquiry_chpweb@dh.gov.hk 查询有关其在政府系统上的康复纪录的相关问题。

应尽量于抵港前完成整个疫苗接种。

如在香港以外地区接种了新冠疫苗的合资格人士,请于接种当日带上你的身分证明文件,香港以外机构发出曾接种新冠疫苗的记录证明(载有疫苗接种日期,接种地点和疫苗类型)。如你未能在网上预约接种下一剂正确剂次的疫苗,请直接前往疫苗接种地点接种。工作人员在澄清关于曾接种的新冠疫苗等详情后,会考虑为你提供疫苗接种。

对于在香港以外地方曾接种本地未有提供的疫苗的人士,如该疫苗已列入「就指明用途认可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列表」和/或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而有关人士未完成接种认可疫苗所需剂量,建议他们按需要于接种上一剂疫苗最少四星期后,以相同平台或任何本地现有合适的疫苗完成接种。举例来说,在香港以外地方曾接种一剂疫苗的人士,如该疫苗已列入上述列表并且所需针数为两针(例如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他们应于接种上一剂疫苗最少四星期后接种下一剂科兴或复必泰疫苗为第二剂,以完成基础免疫。对于曾接种未有列入上述清单内疫苗的人士,不论他们是否完成接种,专家建议他们根据香港现有的疫苗计划重新接种。

有关个别符合资格人士接种额外剂数的资讯,请参阅问题37。

在知情同意下,新冠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包括减活疫苗)同时接种,或在接种其他疫苗(*)之前或之后的任何时间接种。如果接种人士或其家长欲分开时间接种新冠疫苗和减活疫苗(例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国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 减活喷鼻式流感疫苗),相隔14日即可。

*附注:如属猴痘高暴露风险人士如需安排暴露前接种猴痘疫苗,建议与接种信使核糖核酸新冠疫苗(例如复必泰、莫德纳)之前或之后最少相隔四星期。

由于长者为于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后出现并发症或死亡的最高风险群组,故高度建议长者接种新冠疫苗。长者应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额外剂数的安排

请参阅有关计划内的疫苗接种地点

第三剂疫苗


(1) 6个月至4岁及12岁或以上已接种两剂复必泰(BioNTech)疫苗或5-11岁的免疫力弱并已接种两剂复必泰(BioNTech)疫苗的人士。
(2) 6个月或以上已接种两剂克尔来福(科兴)疫苗的人士。
(3) 已接种两剂疫苗(或已接种一剂疫苗并曾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且免疫力正常的 18 岁或以上人士可按现时的接种时间表选择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作为下一剂疫苗。


第四剂疫苗


(1) 6个月或以上免疫力弱并已接种三剂复必泰(BioNTech)疫苗或克尔来福(科兴)疫苗的人士(请参阅问题34)。

(2) 50岁或以上已接种三剂复必泰(BioNTech)疫苗或克尔来福(科兴)疫苗的人士。

(3)18至49岁的人士若有较高暴露风险或个人需要(如到海外升学或为符合到海外旅游的规定等),经考虑对自身的风险和益处后,可选择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

自2022年12月1日起,12岁或以上未曾染疫的免疫力弱并已接种三剂复必泰(BioNTech)疫苗或克尔来福(科兴)疫苗的人士亦可选择复必泰二价疫苗作第四剂原始病毒株疫苗的替代。

第五剂疫苗

由十二月十六日起,已完成接种四剂疫苗的18岁或以上人士(或已接种第三剂及曾受感染的成年康复人士于完成最后一次接种或康复六个月后),如选择接种额外一剂疫苗作加强保护,可预约接种第五剂(或康复人士的第四剂)疫苗。有关人士可选择科兴、复必泰原始病毒株或复必泰二价疫苗。

此外,如曾在香港以外地区接种并非克尔来福(科兴)或复必泰(BioNTech)的新冠疫苗,接种人士应咨询疫苗接种地点的当值医护人员其是否适合接种第三剂或第四剂新冠疫苗。

有关更多有关免疫力弱人士的资讯,请参阅问题34
有关更多相隔时间的资讯,请参阅问题35

免疫力弱人士包括:

(i) 现正接受或过去12个月内曾接受肿瘤或血癌免疫抑制治疗
(ii) 曾接受器官移植或干细胞移植并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iii) 重度原发性免疫缺陷症或正长期接受透析治疗
(iv) 晚期或未接受治疗的爱滋病病毒感染
(v) 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或过去 6 个月内曾接受过免疫抑制性化疗或放射治疗
如果你是免疫力弱人士并需按免疫力弱人士接种间隔接种疫苗,请你在接种额外剂数新冠疫苗当天,带同相关的医生证明文件到指定的接种地点,以确认你符合接种疫苗的资格。请按下载有关医生证明文件的范本。
如免疫力弱人士早前接种其他剂数的疫苗时已获发有关医生证明文件,接种人士可带同仍处于有效期的文件前往接种。

第三剂疫苗

(i) 已接种两剂克尔来福疫苗的或复必泰疫苗的18岁或以上人士,第三剂疫苗(克尔来福或复必泰)建议于接种第二剂疫苗90日后尽快接种。

(ii) 已接种两剂克尔来福疫苗的12至17岁青少年,第三剂(克尔来福或复必泰)疫苗建议于接种第二剂疫苗90日后尽快接种。

(iii) 已接种两剂复必泰疫苗的12至17岁青少年,第三剂疫苗(复必泰或克尔来福)建议于接种第二剂疫苗至少150日后接种。

(iv) 曾接种两剂克尔来福疫苗的6个月至11岁儿童,可于接种第二剂疫苗后90日接种第三剂疫苗。

(v) 已接种两剂复必泰疫苗的6个月至4岁幼童,第三剂疫苗(复必泰或克尔来福)建议于接种第二剂疫苗至少90日后接种。

(vi) 曾接种两剂疫苗的免疫力弱人士,可于接种第二剂疫苗后相隔最少28日接种第三剂疫苗(复必泰(6个月或以上)或克尔来福(6个月或以上))。

第四剂疫苗

(i) 6个月或以上免疫力弱人士的第四剂应在接种第三剂后最少90天接种克尔来福或复必泰疫苗为第四剂。

(ii) 50岁或以上人士的第四剂应在接种第三剂后最少90天接种克尔来福或复必泰疫苗为第四剂。

(iii)18至49岁的人士若有较高暴露风险或个人需要(如到海外升学或为符合到海外旅游的规定等),经考虑对自身的风险和益处后,可选择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惟须与第三剂相距最少180日。

12岁或以上未曾染疫的合资格人士亦可选择复必泰二价疫苗作第四剂原始病毒株疫苗的替代。

第五剂疫苗

18岁或以上人士如已完成接种四剂疫苗(或已接种第三剂及曾受感染)并超过半年,可在知情同意下,于完成最后一次接种或康复六个月后(以较后时间者为准),选择接种额外一剂疫苗作加强保护。相关做法也适用于18岁或以上免疫力弱人士,而相关接种间距可缩短至三个月。

本地数据显示,对于成年人口的所有年龄组别,接种三剂新冠疫苗(即复必泰或克尔来福)高度有效减低感染后的住院率和死亡率。额外剂数新冠疫苗尊重个人意愿可选择克尔来福或复必泰。

复必泰二价疫苗可供12岁或以上合资格人士按现时的接种时间表,用作第四剂疫苗或作为康复人士第三剂疫苗的另一选择。复必泰二价疫苗现亦可作为18岁或以上人士的第三剂疫苗或用作康复人士第二剂疫苗的另一选择。

至于接种第五剂疫苗的安排方面,18岁或以上人士如已完成接种四剂疫苗(或已接种第三剂及曾受感染)并超过半年,可在知情同意下,于完成最后一次接种或康复六个月后(以较后时间者为准),选择接种额外一剂疫苗作加强保护。相关做法也适用于18岁或以上免疫力弱人士,而相关接种间距可缩短至三个月。

根据现有临床数据,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后所产生针对Omicron变异株BA.4-5 的抗体水平及增幅都较接种原始株疫苗为高。

有关儿童和青少年接种额外剂数新冠疫苗的建议,请参阅问题39。

如接种人士符合资格接种额外剂数疫苗,又在香港以外地区接种了疫苗,请于接种当日出示由香港以外机构发出在外地接种疫苗的接种纪录。他们如果未能于网上系统预约接种正确剂次的疫苗,可直接前往疫苗接种地点接种。此外,他们亦可选择参与疫苗接种计划的私家医生及诊所,直接与私家医生及诊所预约接种疫苗。

对于在香港以外地方曾接种本地未有提供的疫苗的人士,如该疫苗已列入「就指明用途认可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列表」和/或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而有关人士已接种认可疫苗所需剂量,额外接种的一剂疫苗可以选择接种任何一款香港现时提供的疫苗,即科兴或复必泰疫苗。

对于未曾染疫的人士举例来说:

在香港以外地方只曾接种一剂疫苗的人士,如有关疫苗已列入上述列表并且所需针数为一针(例如强生新冠疫苗),建议他们额外接种多一剂科兴或复必泰疫苗为第二剂。

在香港以外地方只曾接种两剂疫苗的人士,如有关疫苗已列入上述列表并且所需针数为两针(例如两剂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或一剂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加一剂莫德纳新冠疫苗),建议他们额外接种多一剂科兴或复必泰疫苗为第三剂。

在香港以外地方只曾接种三剂疫苗的人士,如该疫苗已列入上述列表并且所需针数为三针(即安徽智飞龙科马新冠疫苗),建议他们额外接种多一剂科兴或复必泰疫苗为第四剂。

对于曾接种未有列入上述清单内疫苗的人士,不论他们是否完成接种,专家建议他们根据香港现有的疫苗计划重新接种。

有关康复人士的最新接种建议,请参阅:「曾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人士接种新冠疫苗须知」

曾接触2019冠状病毒,请参阅问题27。不确定曾否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或卫生署系统没有其康复纪录的人士的疫苗接种安排,请参阅问题28。

有关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的常见问题,请按

市民可选择接种额外剂数的地点,包括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私家医生诊所等。透过有关疫苗接种纪录系统,不同接种地点的医护人员可查看市民以往本地的疫苗接种记录及输入额外剂数的记录。

如果接种两剂科兴或复必泰疫苗,至今已超过90天,便应尽快接种第三剂。

如在建议的间隔时间外接种疫苗,就安全性、产生免疫力及效能而言,目前的资料有限。如果距离接种第二剂疫苗已超过90天,便应尽快接种第三剂疫苗。

(二)更多复星医药/德国药厂BioNTech信使核糖核酸新冠疫苗Comirnaty「复必泰」(BNT162b2) (核苷修饰)的资讯

有关Comirnaty「复必泰」疫苗的常见问题

这些与复星医药/德国药厂BioNTech信使核糖核酸新冠疫苗Comirnaty「复必泰」(BNT162b2)(下称「复必泰」疫苗)有关的常见问题由卫生署根据产品说明编纂。

本文将会按需要检讨及更新。

常见问题中的资料仅供一般参考,不能代替专业的医疗建议。若你对自己的情况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一般问题

请参阅问题1。

复必泰是一种适用于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病毒)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苗。

复必泰疫苗可使免疫系统(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产生对抗该病毒的抗体和血细胞,从而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

由于复必泰疫苗不含病毒来产生免疫力,故不会引致2019冠状病毒病。

在以下情况下,你不应接种复必泰疫苗:

  • 曾对复必泰疫苗或其活性物质或其他成分有过敏反应。

如果你有以下情况,使用本疫苗前,请咨询医护人员:

  • 以往在接种复必泰或任何其他疫苗后,你曾出现过严重过敏反应或呼吸问题。
  • 你对疫苗接种过程感到焦虑,或曾在任何注射后晕倒。
  • 你患有严重疾病或感染及发高烧。如出现发热情况,请延后疫苗接种。
  • 你有出血问题,容易瘀青或正在使用抗凝血的药物。
  • 由于 HIV 感染等疾病或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你的免疫系统减弱。

接种复必泰后,出现心肌炎(心脏肌肉发炎)及心包炎(包围心脏的外膜发炎)的风险会增加。这些情况可于接种后数天之内出现,主要发生于14天内。个案更常于接种第2剂疫苗后及年轻男士身上。接种疫苗后,请注意心肌炎及心包炎征兆的出现,如气促、心悸、胸口痛。一旦出现这些征兆,请立即向医护人员求助。

与任何疫苗一样,复必泰疫苗可能无法保护所有接种复必泰的患者,尚不清楚你将受到多长时间的保护。

你可考虑接种第3剂复必泰疫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士,即使接种第3剂后,疫苗的效能仍可能较低。在此情况下,请继续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以预防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此外,在合适情况下,你的密切接触者亦应接受疫苗接种。就个别情况,请咨询医生意见。

自2022年12月1日起,12岁或以上未曾染疫的合资格人士可选择复必泰二价疫苗作第四剂原始病毒株疫苗的替代。根据现有临床数据,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后所产生针对Omicron变异株BA.4-5 的抗体水平及增幅都较接种原始株疫苗为高。安全性方面,临床及海外接种数据均显示复必泰二价疫苗和原始株疫苗的安全性相若。

复必泰疫苗以肌肉注射。建议接种第一剂后,6个月至49岁人士应在八个星期后接种第二剂,6个月至49岁免疫力弱人士及50岁以上成人应在三个星期后接种第二剂,以完成疫苗接种。

有关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的常见问题,请按

有关现时接种额外剂数新冠疫苗等执行安排,请按

有关2019冠状病毒病康复者的接种安排,请参考问题10。

如果你正使用、最近曾使用或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或近期接种过任何其他疫苗,在接种前,请告知你的医生。

如果你正在怀孕或认为你可能怀孕,在接种复必泰前请告知你的医生、护士或药剂师。怀孕时可接种复必泰。针对在怀孕中期和晚期接种复必泰之孕妇,大量资料显示并没有对怀孕或新生婴儿造成负面影响。虽然目前在怀孕头三个月接种疫苗之后的怀孕结果相关资料有限,但并未发现流产的风险有所改变。另外,哺乳时也可接种复必泰。

联合科学委员会联同专家顾问团于2021年12月23日进行会议。怀孕及哺乳的妇女,专家建议可跟随一般成年人的安排,接种包括第三剂在内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相关新闻公报,请按

接种疫苗后可能产生的某些作用会暂时影响你驾驶或操作机器的能力。请在这些影响消失后才驾驶或操作机器 (有关疫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请参阅问题52) 。

复必泰的活性物质为2019冠状病毒病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
成人配方:稀释后,每小瓶含6 个0.3 mL 剂量,每剂含30 微克(mcg) mRNA。其他成分包括:

  • ((4-羟丁基)氮杂二基)双(己烷-6,1-二基)双(2-己基癸酸酯)(ALC-0315) ,
  • 2 [(聚乙二醇)-2000]-N,N-二十四烷基乙酰胺 (ALC-0159),
  • 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胆碱 (DSPC)
  • 胆固醇
  • 氯化钾
  • 磷酸二氢钾
  • 氯化钠
  • 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
  • 蔗糖
  • 注射用水

疫苗为白色至类白色分散体(pH:6.9至7.9),装于 2 mL 透明多剂小瓶(I 类玻璃瓶)中,每瓶含 6 剂,配有橡胶瓶塞并用紫色铝塑易掀盖密封。

包装规格:195 个小瓶装、5 个小瓶装、1 个小瓶装

儿童及幼儿配方:稀释后,每小瓶含10个0.2 mL 剂量,每剂含10微克 (mcg) 或3 微克(mcg) mRNA。其他成分包括:

  • ((4-羟丁基)氮杂二基)双(己烷-6,1-二基)双(2-己基癸酸酯)(ALC-0315) ,
  • 2 [(聚乙二醇)-2000]-N,N-二十四烷基乙醯胺 (ALC-0159),
  • 1,2-二硬脂醯-sn-甘油-3-磷酸胆碱 (DSPC)
  • 胆固醇
  • 氨丁三醇
  • 盐酸氨丁三醇
  • 蔗糖
  • 注射用水

疫苗为白色至类白色分散体(pH:6.9至7.9),装于 2 mL 透明多剂小瓶(I 类玻璃瓶)中,每瓶含 10 剂,配有橡胶瓶塞并用橙色(10微克)或栗色(3 微克)铝塑易掀盖密封。

包装规格:10 个小瓶装

二价疫苗:每小瓶含6个0.3 mL 剂量,每剂含15微克(mcg)mRNA原始株及15 微克(mcg) mRNA Omicron变异株BA.4-5。其他成分包括:

  • ((4-羟丁基)氮杂二基)双(己烷-6,1-二基)双(2-己基癸酸酯)(ALC-0315) ,
  • 2 [(聚乙二醇)-2000]-N,N-二十四烷基乙醯胺 (ALC-0159),
  • 1,2-二硬脂醯-sn-甘油-3-磷酸胆碱 (DSPC)
  • 胆固醇
  • 氨丁三醇
  • 盐酸氨丁三醇
  • 蔗糖
  • 注射用水

疫苗为白色至类白色分散体(pH:6.9至7.9),装于 2 mL 透明多剂小瓶(I 类玻璃瓶)中,每瓶含 6 剂,配有橡胶瓶塞并用灰色铝塑易掀盖密封。

包装规格:1、 5 、10 个小瓶装

核酸疫苗的原理是抽取病毒内部的部分核糖核酸,附加脂质之后导入人体细胞;疫苗输入人体细胞并表达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抗原),从而诱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激活T细胞以消灭被感染细胞。

目前为止,在临床试验中没有发现严重的安全关注事项(有关疫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请参阅问题52),而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所显示的疫苗效能为95%(请参阅问题56)。

卫生署会监察本地的安全概况(请参阅问题54)以及继续监察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药物监管部门及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疫苗的最新安全及成效评估。

安全性

与所有疫苗一样,复必泰疫苗可能引起副作用,但并非所有人均会有副作用。一般而言,复必泰疫苗常见的副作用通常轻微而且是暂时的。部份人士亦可能出现较严重,但一般较罕见的异常反应。

事实上,新冠疫苗的研发期相比一般疫苗被大大压缩,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在大规模人口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罕见或未能预见的严重异常反应。

复必泰疫苗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很小。如有严重过敏反应通常会在接种后几分钟至一小时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脸和喉咙肿胀、心跳过快、全身起严重的皮疹、头晕、乏力。

复必泰疫苗仍在临床试验中进行研究。

复必泰疫苗的总体安全性在6个月至15岁的青少年中与16岁以上的接种者相若。

非常常见的副作用:可能影响患者比例>1/10

  • 闹情绪(6 个月至少于2 岁)
  • 注射部位:疼痛、肿胀
  • 疲倦
  • 头痛
  • 睡意(6 个月至少于 2 岁)
  • 肌肉痛
  • 寒颤
  • 关节痛
  • 腹泻
  • 发热

12至15岁之青少年出现上述部份副作用的机会可能会较成年人略多。

常见副作用:可能影响患者比例≤1/10

  • 注射部位发红(“非常常见”于 6 个月至 11 岁)
  • 恶心
  • 呕吐

不常见副作用:可能影响患者比例≤1/100

  • 淋巴结肿大(接种第3剂后较为常见)
  • 感觉不适
  • 手臂疼痛
  • 失眠
  • 注射部位发痒
  • 过敏反应(如皮疹(“常见”于6 个月至少于2 岁)或瘙痒)
  • 感到虚弱或乏力/困倦
  • 食欲下降(“非常常见”于 6 个月至少于2岁)
  • 过度出汗
  • 夜间盗汗

罕见副作用:可能影响患者比例≤1/1,000

  • 暂时性一侧面部下垂
  • 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或面部肿胀)

非常罕见副作用:可能影响患者比例≤1/10,000

  • 可导致气促、心悸、胸口痛的心脏肌肉发炎(心肌炎)及包围心脏的外膜发炎(心包炎)

未知(无法根据现有资料估算):

  • 严重过敏反应
  • 接种手臂大范围肿胀
  • 面部肿胀(面部肿胀或出现于曾接受面部皮肤填充剂注射的人身上)
  • 导致皮肤出现红点或红色班块、呈靶状或像似由浅红色环状包围内为一暗红中心点的「牛眼」之皮肤反应(多形性红斑)
  • 异常皮肤感觉,例如刺痛或爬行感(感觉异常)
  • 感觉或敏感度减退,尤其皮肤上(感觉减退)

根据产品资料,使用复必泰疫苗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及严重过敏反应。接种者应保持观察和监测至少15分钟。有过敏史的人应在接种疫苗前向你的医生或药剂师咨询,如果接种疫苗,则应在接种后至少观察30分钟。

如你对先前接种的新冠疫苗或对多于一种药物曾有即时(1小时内)的严重过敏反应,或对先前接种新冠疫苗的过敏反应未能自行痊愈或对口服抗过敏药物无效,请咨询医生。

如果出现严重副作用,请告知医生、药剂师或护士。医护人员会向你提供意见,处理你的情况及进行适当的评估向卫生署通报。

卫生署设有对药物的异常反应的呈报系统,收集接种疫苗后出现异常事件的报告,以监察新冠疫苗的安全。如有需要,医护人员会向卫生署呈报判断为在医学上需关注的接种疫苗后异常事件,以持续监察疫苗的安全。

效能

复必泰疫苗需接种两剂。你可能在接种第1剂后得到一些保护,并在接种第2剂后得到更佳的病毒防护。接种疫苗后需要时间让身体产生抗体來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

一项包括44,000名12岁或以上参与者的大型临床试验研究了复必泰疫苗可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有效率。参与者当中一半接受了疫苗,而另一半则接受生理盐水安慰剂注射。参与者并不知道他们所接种的是疫苗还是生理盐水安慰剂。

疫苗的效用从36,500名16岁以上(包括75岁以上人士)没有先前感染迹象的人士归纳得出。试验显示已完成2剂疫苗接种的参与者(在18,198人中有8人出现2019冠状病毒病症状)与未接种疫苗的参与者(在18,325人中有162人出现2019冠状病毒病症状)相比,出现有症状的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的数目减少了95%。这代表在临床试验中疫苗的有效率 (vaccine efficacy) 为95%。

临床试验亦显示疫苗应用于有染上严重2019冠状病毒病风险的参与者,包括有哮喘、慢性肺病、糖尿病、高血压或体重指数超于30 kg/m2等,有效率为约95%。

此项进行中的临床试验的后续数据分析确定了疫苗对 16 岁及以上人士的有效率。参与者中大约 20,000 名接受了疫苗, 大约20,000 名接受了安慰剂,这些参与者在第2剂接种后 7 天内没有感染 SARS-CoV-2病毒 的证据。在长达6个月的跟进期中,疫苗组发现 77宗新型冠状病毒病病例,安慰剂组则发现 850宗病例。总体而言,疫苗有效率为 91.3%。

此外,在没有先前感染的 12 至 15 岁的青少年中,接种了疫苗的 1,005人中没有病例,而接受安慰剂的 978 名参与者中有16宗病例。疫苗的有效率为 100%。至于在有或没有先前感染证据的参与者中,1,119 名接种疫苗的参与者中没有病例,而接受安慰剂的 1,110 名参与者中有 18 例。疫苗的有效率同样为 100%。

复必泰的疗效亦在接近 2,000 名 5 至 11 岁没有先前感染迹象的儿童中归纳得出。 这些儿童接受了疫苗或安慰剂。 在接种了疫苗的 1,305 名儿童中,有 3 人患上了 2019冠状病毒病,而接受安慰剂的 663 名儿童中有 16 人患上了2019冠状病毒病。 这意味著,在这项研究中,疫苗可90.7%有效预防有症状的 2019冠状病毒病。

你可能在接种第1剂复必泰后得到一些保护,并在完成接种所有剂数后得到更佳的病毒防护。

请参阅问题8。

根据最新的疗效分析,次要疗效终点数据可支持COVID-19 mRNA 疫苗在预防严重的2019冠状病毒病方面的效益。

请参阅问题17。

质量

根据复星医药提供的资料,供港的疫苗会在德国生产。

疫苗生产商必须符合「国际医药品稽查协约组织」(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 或 PIC/S) 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标准或同等标准。进口的疫苗批次亦会有化验分析证明书证明符合规格。

成人配方:

  • 从冷冻柜中取出后,在不超过包装上印有的有效期期限下,未稀释的疫苗在使用前可在2℃至8℃储存最多1 个月(31天)。在此期间,可不多于48小时于2℃至8℃下进行运输。
  • 在最高30℃的环境,未开封的疫苗储存最多2小时。
  • 解冻小瓶可在室内光照条件下处理。
  • 疫苗在稀释后,于2℃至30℃储存,并在6 小时内使用,运输时间包括在内。应丢弃任何未使用的疫苗。
  • 一旦从冷冻柜中取出并稀释后,应在小瓶上标记新的丢弃日期和时间。
  • 本疫苗在解冻后不得重新冷冻。
  • 如果发现本疫苗在稀释后有颗粒物或变色,请勿使用。
  • 请勿通过污水或家居垃圾处理任何药物。

儿童及幼儿配方:

  • 于有效期内,从冷冻柜取出后,未开封的小瓶可在2°C至8°C下单次冷藏保存和运输,最长10星期。应在外包装上标记在2°C至8°C下新的丢弃日期。
  • 本疫苗在解冻后不得重新冷冻。
  • 使用前,未开封的小瓶可在 8 °C 至30 °C 的温度下储存最多12 小时。
  • 解冻小瓶可在室内光照条件下处理。
  • 疫苗在稀释后,于2°C至30°C储存,并在12小时内使用,包括最多6个小时的运输时间在内。应丢弃任何未使用的疫苗。
  • 如果发现本疫苗在稀释后有颗粒物或变色,请勿使用。
  • 请勿通过污水或家居垃圾处理任何药物。

二价疫苗:

  • 于有效期内,从冷冻柜取出后,未开封的小瓶可在2°C至8°C下储存及运输最多10星期。应在外包装上标记在2°C至8°C下新的丢弃日期。
  • 本疫苗在解冻后不得重新冷冻。
  • 使用前,未开封的小瓶可在 8 °C 至30 °C 的温度下储存最多12 小时。
  • 解冻小瓶可在室内光照条件下处理。
  • 疫苗经穿刺后,请保存于2°C至30°C ,并于12小时内完成使用,当中包含最多6小时的运输时间。请丢弃任何未使用的疫苗。
  • 如果发现本疫苗有颗粒物或变色,请勿使用。
  • 请勿通过污水或家居垃圾处理任何药物。

从机场到仓库

疫苗抵港后,会保存在欧洲药厂的原有包装箱内直接运到仓库。此包装箱是一个载有干冰的保温箱,用以保持其内容物温度。每个箱内均载有温度纪录仪以记录整个运输过程中的箱内温度。

仓库的储存

疫苗到达仓库后,会尽快由保温箱取出并转移到已验证可保持疫苗于所需温度(即摄氏负90至负60度)的超低温冰箱。仓库负责人会检查温度纪录仪的数据,确保疫苗由欧洲药厂运送至仓库的过程中都保存在所需温度后,才会核准使用该批疫苗。

温度监控

每个超低温冰箱均连接已验证的仓库及遥距警报系统,遇上温度超出指定范围会即时警戒仓库负责人。此外,冰箱连接有后备电源以应付停电或其他供电事故,仓库亦备有紧急后备储存方案以应付超低温冰箱运作事故。

疫苗解冻

当仓库收到疫苗接种中心/地点的订单后,职员会将疫苗由超低温冰箱取出并置于仓库内的冷室内进行解冻,该冷室已验证可维持于摄氏2至8度。解冻后的疫苗会在冷室内标签其解冻后的有效期及时间、并会包装及预备运送到疫苗接种中心/地点。

疫苗运送

解冻后的疫苗会放于备有雪种的已验证保温箱用以保持其温度于摄氏2至8度。每个箱内均载有温度纪录仪以记录运输途中的箱内温度。疫苗接种中心的职员于收货时会检查温度纪录仪的数据,确保疫苗由仓库运送到中心/地点都保存在其所需温度后,才核准使用疫苗。

解冻后的疫苗会储存于接种中心/地点的医用雪柜内。

以上严格的冷链控制能确保疫苗在接种前的品质不会因为不适当的储存温度而受影响。

(三)更多科兴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CoronaVac「克尔来福」的资讯

有关CoronaVac「克尔来福」疫苗的常见问题

这些与科兴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CoronaVac「克尔来福」(下称「克尔来福」疫苗)有关的常见问题由卫生署根据产品说明编纂。

本文将会按需要检讨及更新。

常见问题中的资料仅供一般参考,不能代替专业的医疗建议。若你对自己的情况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一般问题

请参阅问题1。

克尔来福是一种适用于预防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病毒)所致的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苗。

克尔来福含有已灭活(被杀死)的SARS-CoV-2病毒,可使免疫系统(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产生对抗该病毒的抗体和血细胞,从而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

由于克尔来福只含已被杀死的病毒,故不会引致2019冠状病毒病。

在以下情况下,你不应接种克尔来福疫苗:

  • 你对克尔来福或其他灭活疫苗;或克尔来福疫苗中的任何成分(活性或非活性成分;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任何物质)有过敏史。
  • 过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
  • 你在接种前一剂疫苗后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异常反应。
  • 你患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如横贯性脊髓炎、吉-巴氏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 你患有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

如果你有以下情况,使用本疫苗前,请咨询医护人员:

  • 发烧。
  • 过敏体质 。
  • 患有急性疾病或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 糖尿病患者或有惊厥、脑痫(前称「癫痫」)、脑病或精神病史;或这些病症的家族史。
  •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
  • 由于恶性肿瘤、肾病综合症、爱滋病等疾病或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你的免疫系统减弱。

与任何疫苗一样,接种2 剂克尔来福后可能无法全面保护接种人士,亦未知你可受到多长时间的保护。

克尔来福疫苗以肌肉注射,建议首两剂疫苗之间应相隔28天接种。

有关现时接种额外剂数新冠疫苗等执行安排,请按

有关2019冠状病毒病康复者的接种安排,请参考问题10。

如果你正使用、最近曾使用或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或近期接种过任何其他疫苗,在接种前,请告知你的医生。

此外,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相间隔1个月以上方可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根据克尔来福疫苗的产品资料,目前尚未获得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克尔来福」的临床试验数据。然而,此并非疫苗的禁忌症。

接种疫苗后可能产生的某些作用会暂时影响你驾驶或操作机器的能力。请在这些影响消失后才驾驶或操作机器(有关疫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请参阅问题72)。

克尔来福疫苗的活性物质为灭活的SARS-CoV-2病毒(CZ02株)。每小瓶含1个0.5 mL 剂量,每剂含600SU 灭活SARS-CoV-2病毒作为抗原。

其他成分包括:

  • 氢氧化铝
  • 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
  • 磷酸二氢钠一水合物
  • 氯化钠
  • 注射用水

疫苗为乳白色混悬液体。可能形成分层沉淀,可摇动使其分散。

包装规格:每盒40 个小瓶装。

安全性

与所有疫苗一样,克尔来福可能引起副作用,但并非所有人均会有副作用。一般而言,克尔来福疫苗常见的副作用通常轻微而且是暂时的。部份人士亦可能出现较严重,但一般较罕见的异常反应。

事实上,新冠疫苗的研发期相比一般疫苗被大大压缩,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在大规模人口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罕见或未能预见的严重异常反应。

克尔来福疫苗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很小。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脸和喉咙肿胀、心跳过快、全身起严重的皮疹、头晕、乏力。

克尔来福疫苗仍在临床试验中进行研究。

副作用详情请参阅CoronaVac「克尔来福」接种须知

根据产品资料,使用克尔来福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接种者应保持观察和监测至少15分钟。有过敏史的人应在接种疫苗前向你的医生或药剂师咨询。

如你对先前接种的新冠疫苗或对多于一种药物曾有即时(1小时内)的严重过敏反应,或对先前接种新冠疫苗的过敏反应未能自行痊愈或对口服抗过敏药物无效,请咨询医生。

请参阅问题54。

效能

克尔来福疫苗需接种两剂。你可能在接种第1剂后得到一些保护,并在接种第2剂后得到更佳的病毒防护。接种疫苗后需要时间让身体产生抗体來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

克尔来福疫苗的临床试验在巴西、土耳其及印度尼西亚进行。

在巴西进行的第3期临床试验的目标人群为会接触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的医护人员。12,396名参与者完成了2剂疫苗接种(2剂之间相隔14天),并于第2剂接种14天后进入观测期,期间发现253宗病例。从研究数据中归纳出在完成2剂疫苗接种14天后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有效率:对预防住院、重症及死亡的有效率为100.00%,对预防有明显症状且需要就医的有效率为83.70%,对预防轻微症状不需就医的有效率为50.65%。根据目前所得资料,此项临床试验中60岁及以上人群的疫苗有效率数据有限。

至于在土耳其及印度尼西亚进行的第3期临床试验,根据目前所得数据,在18至59岁的受试者中,疫苗有效率也被证明高于世卫规定的50%效能标淮,但尚须更多数据以作进一步评估。

请参阅问题8。

请参阅问题59。

请参阅问题17。

质量

根据科兴提供的资料,供港的疫苗会在中国北京大兴区生产。按此参阅说明书(详版)(只备英文版)

疫苗生产商必须符合「国际医药品稽查协约组织」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 或 PIC/S) 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标准或同等标准。进口的疫苗批次亦会有化验分析证明书证明符合规格。

疫苗应放置在儿童不可见且接触不到的地方。

以下有关储存、有效期、使用和处理的资讯仅供专业医护人员使用。

  • 在包装盒和标签上注明的有效期过后,请勿使用本品。有效期是指当月的最后一天。
  • 在雪柜2℃至 8℃保存。不要冻结。
  • 在原包装中避光储存。
  • 开启后立即使用。
  • 请勿通过污水或家居垃圾处理任何药物。向你的药剂师咨询如何丢弃你不再使用的药物。这些措施将有助保护环境。

(四)接种计划及地点

政府已推出一项全港性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计划(政府计划),按高危类别分阶段及有秩序地为所有合资格人士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在政府计划下,新冠疫苗接种会在不同处所进行,包括医院、诊所、外展至院舍及社区疫苗接种中心。

政府根据情况,按群组、环境和疫苗抵港时间等,决定于某段时间为市民接种哪一款疫苗。

政府自2022年9月开始,逐步整合服务网络,采取更灵活及更具成本效益的策略,与私营医疗机构合作和善用不同场地,在交通方便或人流畅旺的地点设置社区疫苗接种站或私家诊所新冠疫苗接种站,并在同一接种点提供多过一款疫苗的接种服务。政府会因应最新的疫情发展和接种需求,进一步调整接种服务和地点。

在大部份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关闭后,其他接种点包括社区疫苗接种站、私家诊所新冠疫苗接种站、公立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站、医院管理局指定普通科门诊诊所、卫生署长者健康中心、母婴健康院和学生健康服务中心,以及约千个提供新冠疫苗接种服务的私家医生,会继续为香港居民提供新冠疫苗接种服务。详情请参阅「有关计划」。

黑色暴雨警告/八号或以上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生效时,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社区疫苗接种站、公立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站及私家诊所新冠疫苗接种站的接种服务将暂停。请按此参阅相关常见问题以了解更多接种中心/站在恶劣天气下的安排。

请参阅相关网页资讯

在香港以外地区出生的孩子,如果出生时父/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并符合以下情况,亦可在取得永久性居民身份的签注前,于政府计划下免费接种疫苗 -

(a) 儿童已留港并符合接种疫苗的逗留期限要求; 以及
(b) 他/她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居留权的申请正由入境事务处处理中。

家长需在办公时间到邮局(流动邮局除外)预约疫苗接种。 预约及接种疫苗时,家长需提供孩童父/母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证明亲子关系的出生证明书、入境事务处签发的入境标签或延期逗留标签,以及由入境事务处发出的申请居留权通知书。

现时网上预约系统只接受香港身份证﹑香港出生证明书﹑领事团身份证﹑持有申请香港身份证收据及豁免登记证明书五种证件。持有其他证件的香港居民,他们可前往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私家医院除外),中心职员会预留少量接种名额,安排为其接种疫苗。他们亦可以前往其他接种场地,例如私家诊所接种疫苗。

此外,持有其他证件的香港居民,如需要协助上网预约,亦可前往任何一间邮政局(流动邮政局除外)寻求协助。

前往接种疫苗的市民须遵守个别场地的访客预防感染措施。个别场地或会因应访客预防感染措施而未能为受影响市民接种疫苗。详情请向有关场地查询。

如因不符合访客感染预防措施而未能接种疫苗,建议市民可稍后再接种疫苗。

如市民对政府计划下的接种安排有进一步查询,可直接向疫苗接种场地职员查询。市民亦可致电查询热线 3142 2366。

(五)接种疫苗后的问题

有关疫苗副作用的资讯,可以参阅接种须知(科兴疫苗BioNTech疫苗)。

一般而言,新冠疫苗常见的副作用通常轻微而且是暂时的。部份人士亦可能出现较严重,但一般较罕见的异常反应。接种疫苗后,你将被要求在观察区逗留15分钟。

如要减轻注射部位疼痛和不适,可使用干净清凉的湿毛巾敷在该位置,稍微活动一下手臂。多喝一点清水以减低轻微发烧引起的不适。

如出现以下情况,请征询你的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例如牙医、药剂师、护士和中医师):

  • 接种24小时后注射部位的发红或触痛增加;或
  • 你的副作用似乎不会在几天内消失;或
  • 你的副作用或征状使你担心

在你就医时,请确保将接种疫苗的详情告知医护人员,并向他们出示你的接种疫苗记录卡(如有)。他们将提供建议,处理你的状况并进行适当评估,以便向卫生署报告任何判断为在医学上需关注的疫苗接种异常事件。

科兴和复必泰疫苗不含会导致2019冠状病毒病的活病毒。这些疫苗不会令你患上2019冠状病毒病。

要留意,疫苗接种后,人体通常需要一些时间来建立免疫力。这意味着一个人有可能在刚接种疫苗之前或之后感染病毒而导致2019冠状病毒病。这是因为疫苗未有足够的时间产生保护力。

肌肉注射的科兴和复必泰疫苗影响呼吸样本的核酸或抗原测试结果的机会极微。这些测试代表你当前是否感染了病毒。

如果你的身体产生免疫反应(即接种疫苗的目标),则有可能令你在某些抗体测试中呈阳性反应。抗体测试通常表示你之前曾感染过病毒或曾接种有关疫苗,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力对抗病毒。

一般而言,接种新冠疫苗之前或之后并不需要进行病毒或抗体化验。抗体水平呈阴性或数值偏低,并不代表缺乏疫苗的保障。如果你有2019冠状病毒病症状,请咨询医生并在有需要时进行测试。

为市民健康着想,市民如果在接种第一剂疫苗后有严重不良反应并需要入院治疗,我们会取消市民在疫苗接种中心的第二剂预约,以便市民在咨询医生后,才预约接种第二剂疫苗。

如你对先前接种的新冠疫苗或对多于一种药物曾有即时(1小时内)的严重过敏反应,或对先前接种新冠疫苗的过敏反应未能自行痊愈或对口服抗过敏药物无效,请咨询医生。

有关接种第二剂时改为接种另一款牌子的安排,请参阅问题8。

相关捐血指引,请按

(六) 疫苗接种纪录

政府设立网站(www.evt.gov.hk),让市民下载自己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纪录(「电子针卡」)及检测纪录,作为电子纪录方便于智能电话内贮存和展示。当市民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计划下接种疫苗后,便可透过「智方便」或接种时使用的证件资料及疫苗接种日期资料确认身份后下载「电子针卡」。

注:有关「政府更新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纪录」安排,请按此

如对使用2019冠状病毒病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纪录系统有查询,请透过电邮至 enquiry_evt@ogcio.gov.hk 查询。

如发现「电子针卡」中康复者身份有误,请电邮到 enquiry_chpweb@dh.gov.hk 查询。

如发现「电子针卡」的个人资料有误,请见问题100。

你的疫苗接种纪录列有疫苗的批次/批号。

可以,请按参阅相关常见问题以了解更多申报非本地新冠疫苗接种或感染纪录的安排。

本港居民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纪录」是根据香港身份证作纪录的,疫苗纪录上的资料需要与香港身份证一致,因此未能安排改为以护照资料作纪录。

为配合一些海外地区日趋普遍的入境规定(包括疫苗接种要求),特区政府自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起发出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纪录,已加入接种人士的出生日期、性别和其接种疫苗的生产商资料。有关详情,请参阅此处

此外,由二零二三年三月七日起,市民可透过2019冠状病毒病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纪录系统(新冠纪录系统)或「智方便」流动应用程式,下载适用于「欧盟数码新冠通行证机制」的本地疫苗接种纪录作出行用途。巿民出行往任何香港以外地区前必须先了解当地的入境规定,包括疫苗接种的要求,相关规定以当地政府最新的公布为准。

政府疫苗接种计划下已接种疫苗的人士可电邮到 vacs@dh.gov.hk 查询,电邮中请提供有关纸本针卡左下方的「Ref」的参考编号。如果你的纸本针卡没有参考编号,又或者你希望使用其他方法查询,你亦可向为你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的机构(例如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或有关的诊所)寻求协助。

非政府疫苗接种计划下自费接种疫苗的人士,请直接向为你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的诊所寻求协助。

有关电子针卡纪录上康复纪录的查询,请致电183 0111 或电邮到enquiry_chpweb@dh.gov.hk

有关更正已申报的非本地疫苗纪录及/或康复纪录方面,市民请向政府重新申报,有关纪录会以最后申报的资料为准,详见问题98。

如欲更改预约疫苗接种的电话号码,请电邮到 enquiry_vaccinebooking@ogcio.gov.hk 查询。

由于不同的疫苗接种地点所使用的电脑系统及设备有所不同,部份接种地点提供的疫苗接种纪录会以黑白列印,部份亦不会列印参考编号,但不影响疫苗接种纪录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接种者可放心保存有关纪录。

市民透过不同方式取得的疫苗接种纪录(包括纸本/电子的本地疫苗接种纪录或自我申报的非本地疫苗接种纪录)会包括一个可作验证的二维码。有关二维码会载有最近三剂疫苗接种资料以便市民查阅其接种纪录(连同如适用的康复者身份)。如需要完整的疫苗接种纪录(例如已接种四剂或以上疫苗的市民),可查阅纸本疫苗接种纪录或以「智方便」或「医健通」手机程式下载「电子针卡」。

此外,卫生署系统内存有其康复纪录的人士,如已接种疫苗,可透过www.evt.gov.hk以及「智方便」或「医健通」流动应用程式,重新下载「电子针卡」及已包含其康复者身分的二维码。

如你在香港以外地区接种疫苗,又未曾向政府申报你首两剂非本地疫苗纪录,请参考常见问题98向政府申报非本地的疫苗接种纪录,以便取得一并显示的电子疫苗接种纪录

如你在香港以外地区接种疫苗,并已向政府申报首两剂非本地疫苗纪录, 其后又以相同的身份证明文件在香港接种疫苗,

你可于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纪录系统或「智方便」/「医健通」流动应用程式下载包括本地及非本地疫苗接种纪录的二维码。如未能正确显示有关纪录又或者需要协助,你亦可到18间指定的香港邮政局重新申报非本地疫苗接种纪录,并由职员协助列印一并显示的电子疫苗接种纪录,费用全免。有关指定邮政局的地址及相关营业时间等资料,请参阅https://www.hongkongpost.hk/sc/services/non_local_covid19_vr/index.html#list

请注意,卫生署发出的纸本疫苗接种纪录及二维码只会显示本地的疫苗接种纪录,并不会载有你透过自愿申报的非本地新冠疫苗接种资料。

(七)更多新冠疫苗的问题

根据科兴提供资料,供港之「克尔来福」疫苗皆通过清真认证。

根据复星医药/德国药厂BioNTech提供资料,供港之复必泰疫苗目前未有清真认证。

伊斯兰教法允许接种新冠疫苗。很多伊斯兰专家和学者均认为,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不会令斋戒无效。

政府早于2020年9月公布,将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为全港市民采购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苗。政府一方面参与由世界卫生组织牵头的新冠疫苗全球获取机制,同时亦直接与个别疫苗制造商签订预先采购协议,以及早获取更多的疫苗供应。签订预先采购协议,目的在于疫苗仍处开发过程当中、尚未取得相关监管当局全面批准前,及早预订有较大机会成功的疫苗以供应本港市民。

新冠疫苗主要分为四种不同技术平台,包括灭活、病毒载体、核酸,以及蛋白质亚单元。政府就上述技术平台及每个技术平台中基本已进入第三期临床研究的候选疫苗,咨询卫生署辖下的新发现及动物传染病暨疫苗可预防疾病联合科学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名单载于卫生防护中心网页www.chp.gov.hk/tc/static/24002.html),以及政府的四名防疫抗疫专家顾问的意见。专家认为每个技术平台各有可取之处,亦了解政府应采购来自不同疫苗制造商及不同技术平台的候选疫苗,并采购足够剂量供应最少全港两倍人口,以分散风险并确保有足够的疫苗供应全港市民。

为确保疫苗的安全、效能及素质,所有疫苗必须获

(a) 医务卫生局局长根据《预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规例》(第599K章)认可,批准该疫苗在香港在紧急情况下作指明用途,包括由政府推行的疫苗接种计划;
(b) 香港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管理局)根据《药剂业及毒药规例》(第138A章)批准注册后,方可在香港销售及供应。

新冠疫苗受《预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规例》(第599K章)及/或《药剂业及毒药规例》(第138A章)规管。

根据第599K章, 医务卫生局局长(局长)可批准认可新冠疫苗(疫苗)在香港在紧急情况下作指明用途,即基本上是指由政府推行的疫苗接种计划。在批准认可疫苗前, 局长须在顾及顾问专家委员会经考虑该疫苗的安全性、效能及质素的意见。除其他要求外, 该疫苗须有一个本港以外药物规管机构或世界卫生组织核准使用。规例订明局长须订立机制监察任何与使用该疫苗有关并发生在接种者身上的不良反应。

随着全球大规模使用新冠疫苗,越来越多科学和临床数据力证疫苗安全有效。政府于2022年9月9日刊登宪报,订立《2022年预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修订)规例》,为认可疫苗引入过渡安排,让相关药厂在有足够的科学数据及临床资料时,可以申请把有关疫苗纳入《药剂业及毒药规例》(第138A章)的注册制度。

根据第138A章,「药剂制品」(包括疫苗)必须符合安全、效能及素质标准,并获得香港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管理局)批准注册,方可在香港销售或分销。

卫生署有既定机制严肃跟进每一个接收药物(包括疫苗)的不良反应报告。卫生署一向设有药物警戒系统,当中包括收集药剂业界及医护人员呈报的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尤其是严重的不良反应),就呈报相关资料会进行因果关系评估,确定是否与疫苗接种有关。卫生署亦会监察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药物监管部门及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有关疫苗的最新安全及成效评估。如认为接种有关疫苗的风险高于效益,卫生署会采取适切的跟进行动,包括提交相关资料给:

(a) 顾问专家委员会检视及考虑是否向局长建议撤销相关疫苗的认可;
(b) 管理局辖下的药物注册委员会考虑是否需要暂时吊销或撤销相关疫苗的注册。

就新冠疫苗可能引致的不良反应,卫生署会根据第599K章及第138A章,并参考现有机制进行监察,并会保持一贯的监控水平。

保障基金是为了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未能预见的严重异常事件(包括死亡和严重伤害),并能提供有关证明的合资格人士提供即时的财政援助。详情请按此

所有接种后的严重异常事件应由医护人员,经卫生署的药物安全监察系统向卫生署呈报。一旦收到有关的报告或资料,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会就个案与所接种疫苗的潜在因果关系进行评估。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将可获发一笔过的款项,金额以保障基金就该事件所定的数目为准:

  1. 该严重异常事件已得到注册医生证明;及
  2. 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的评估结果未能排除该事件与接种政府疫苗接种计划下提供的新冠疫苗无关。

不同年龄人士死亡和伤害的最高保障额是参照《雇员补偿条例》(第282章)下的赔偿额而厘定的。

与严重异常事件相关的死亡的保障额:

死者年龄
(以接种最后一剂疫苗日期为准)
保障额
(每人)
40岁以下2,500,000元
40岁或以上2,000,000元

与严重异常事件相关的伤害的保障额:

伤者年龄
(以接种最后一剂疫苗日期为准)
最高保障额
(每人)
40岁以下3,000,000元
40岁或以上2,500,000元

申索时限为接种最后一剂疫苗起计的两年内。

即使某人士从保障基金获得保障金,该人士就其损害或损失向疫苗制造商作出法律追索的权利不受影响。申索人仍可循民事诉讼对须对其身体伤害负责的人士提出索偿,惟不得获双重保障。换句话说,如申索人获得法院裁决赔偿额,其先前从保障基金获得的保障金会从该笔赔偿额中抵销。

你可以致电热线3142 2366。

(八)其他公共卫生措施

是的。我们仍需要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离、良好手部卫生,以及在公众地方佩戴口罩,以减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疫苗有助减少患病人数。多个国家已使用新获批的新冠疫苗,开展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计划。以色列一项研究显示,大规模接种疫苗(BNT162b2)后,可减少在接种人士出现有病征的感染个案、住院个案及严重个案。

然而,现时科学研究仍未能提供足够资料,让我们知道疫苗可以对减少传播感染有多大的效能。在未来或会有更多就着大规模接种疫苗计划的影响的相关数据。另一方面,洗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已被证明可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

因此,目前我们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及疫苗接种两种措施可对抵御病毒提供最佳保护。

医护人员有机会与重病的患者经常接触,这些患者的病毒水平往往较高。医护人员亦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免疫力较弱因而容易受感染的病人。

现时,新冠疫苗对预防传播感染的效力,仍在研究当中。

因此,医护人员于临床环境仍应继续遵循全面的预防及感染控制措施,包括穿着全套个人防护装备、保持良好卫生等。

目前全球都正就着这个议题积极讨论。

因应着全球形势正在迅速发展 ,一方面有着传染力更强的变异株出现,另一方面部分国家的疫苗接种水平亦正在增加。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监察最新发展,并根据新的科学数据及公共卫生建议修改有关的规定。

现时,就接种新冠疫苗对预防病毒传播和应对新发变种病毒株带来的挑战方面的效能,有着一些初步的证据。

香港对入境旅客采取十分严谨的检测和检疫安排。

进行疫苗接种并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能对抗疫产生最大的效果。为减低传播风险,当局需要继续采取非药物干预的公共卫生策略,包括保持社交距离、维持良好手部卫生和在公众地方佩戴口罩。

无论有否接种新冠疫苗,所有人士均应继续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我们对非药物干预措施的任何改变,均应小心审视,并随着疫苗接种覆盖率增长再作检视。

酒精是一种有毒物质,直接和间接影响身体多个器官和系统。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会削弱免疫系统,令饮酒人士更容易受到感染。有研究显示,饮酒会增加患上严重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包括肺炎。

在对抗2019冠状病毒病期间,市民应继续采取健康的生活模式,避免饮酒,加强免疫系统,保持身体强健。

(九)疫苗的迷思和正解

破解新冠疫苗迷思

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情需紧急行动。但这并不代表会绕过任何安全规定或测试。尽管由于对疫苗的急切需要加快了过程,但研发过程并没采取任何捷径。事实上,有许多技术发展使疫苗的开发可以更加迅速。 疫苗中的所有成分,以及疫苗本身,都经过全面核对和监测,以确保其安全性。

信使核糖核酸 (mRNA) 不会进入细胞核,也不会影响我们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mRNA疫苗指导我们的细胞如何制造出一种蛋白质(或蛋白质部分),从而引发免疫反应。真正的病毒进入我们身体时,我们便可免受感染。

2019冠状病毒病是一种致命疾病,可导致严重病患 – 而且还有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长远后果。研发新冠疫苗就是要减少死亡和严重并发症。 尽管有很高比例的人从2019冠状病毒病中康复,但也有不少患者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感染病毒但不出现症状也很常见,在这情况下这些隐型感染者也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当你作出接种疫苗选择时,不仅可以保护你自己,而且可以减低家人和其他身边人受2019冠状病毒病引起死亡和严重疾病的威胁。

疫苗中的所有成分,以及疫苗本身,都经过全面测试和核对。有些人声称新冠疫苗将用于向接种者植入微芯片,以便可以通过5G手机发射塔追踪或控制人体。这是错误的。没有新冠疫苗可以追踪个人或将个人信息收集到数据库中。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发表的声明指出,检视了欧洲及世卫全球数据库的呈报死亡个案,认为个案的总死亡率及死因,与平日发生的差不多。体弱长者接种复必泰疫苗后,死亡率并无异常增加,认为长者接种该疫苗仍然有利。

一项大型的临床试验显示复必泰疫苗可有效预防16岁或以上人士染上2019冠状病毒病。出现有症状的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的数目减少了95%。

接种复必泰疫苗后需要时间让身体产生抗体來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

根据海外卫生当局和世界卫生组织截至二零二一年一月的资料和建议,现时并未有证据显示体弱长者在接种复必泰疫苗后的死亡率出现超乎预期及异常增加。此外,亦未有明确证据显示出现的死亡个案是源于使用复必泰疫苗。

科兴疫苗需接种三至四剂。你可能在接种第1剂后得到一些保护,并在完成接种所有剂数后得到更佳的病毒防护。

科兴和复必泰疫苗都不含会导致2019冠状病毒病的活病毒。新冠疫苗不会令你患上2019冠状病毒病。

由于长者感染2019 冠状病毒病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死亡,因此,长者更需要接种新冠疫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60岁或以上人士有较高风险出现严重病症。能引致死亡的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急性呼吸困难综合症、败血症和败血症性休克、血栓栓塞、多重器官衰竭,心脏、肝脏或肾脏的损害等。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的数据,长者更容易因感染2019 冠状病毒病出现严重疾病。超过81%2019 冠状病毒病死亡个案发生在65岁以上人士。由2021年11月6日 至16日的数据显示,65-74岁、 75-84岁及85岁或以上人士的2019 冠状病毒病死亡率是18至29岁人士的 65、 150及370倍。

本港数据显示,在感染病例中死亡个案百分比随著年龄增加 。截至2021年11月30日 ,在213个死亡个案中,大多数(93%)是60岁或以上长者。

由于慢性病患者感染2019 冠状病毒病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死亡,他们更需要接种新冠疫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慢性病(例如高血压、心肺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或癌症等)患者有较大风险出现严重病情。能引致死亡的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急性呼吸困难综合症、败血症和败血症性休克、血栓栓塞、多重器官衰竭,心脏、肝脏或肾脏的损害等。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的资料,感染2019 冠状病毒病后出现严重病情(如需要住院/入深切治理部/使用呼吸机或死亡)的风险会随著个别人士本身疾病的数目而增加。

2019 冠状病毒病可导致死亡,亦可引致长远后果。接种疫苗比感染2019 冠状病毒病安全和有益很多。

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因2019 冠状病毒病而引致的严重疾病或死亡。 复必泰与克尔来福新冠疫苗均高度有效预防感染2019 冠状病毒病引致的严重疾病及死亡,成效超过八成。

直至2021年11月底,在香港已使用超过900万剂新冠疫苗。复必泰与克尔来福新冠疫苗均有副作用,但不是所有接种者都会出现这些反应。疫苗副作用一般轻微和短暂,严重的异常事件属罕见。十分常见的副作用(可能影响超过1/10的人士)包括接种部位疼痛、头疼和疲倦。

复必泰疫苗是根据《预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规例》(第599K章)在香港获认可作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之一,有关疫苗已符合安全、效能及质素要求。 该疫苗确认不含任何金属成份或氧化石墨烯。复必泰疫苗的成份,请见常见问题(第50题)。此外,卫生署会继续密切监察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药物监管部门及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冠疫苗的最新安全及成效评估。据悉,欧盟委员会先前亦就类似问题作出回应,并指出有关成份没有列于疫苗配方之中。

认识疫苗是与非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最好方法之一。 感染病毒本身的风险要比接种疫苗的风险远高得多。据估计,疫苗每年挽救共200万至300万人的生命。 疫苗通过与你身体的天然防御系统合作来建立保护,从而降低患病风险。我们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身边的人。

与所有药物一样,接种疫苗后可能会产生副作用。然而,这些症状通常很轻微,持续时间很短,如手臂疼痛或轻度发烧。更严重的副作用是可能的,但极其罕见。 请记着,疫苗可有效预防疾病。 疾病造成的严重伤害远高于接种疫苗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疫苗包含着不同成分,以保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当中很多已经在数十亿剂疫苗中使用了几十年。 疫苗的每种成分都有其特定用途,在生产过程中,对每种成分都进行了测试。疫苗所有成分都通过安全检定。

疫苗接种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在人们接触有害疾病之前为其提供保护,使其免受这些疾病的危害。事实上,疫苗利用你身体的天然防御机制来建立对特定感染的抵抗力,并增强你的免疫系统。

一些疫苗只需要给予单一剂量,就可有终生保护。然而,大多数的疫苗都需要接种多于一次的剂量(即相隔约数个月后接种第二剂,或第三剂)。有些疫苗,在上述基础疗程的「多次剂量」后,更需要在某固定期限之后(如一年或数年)接受「加强剂量」。

疫苗应按制造商建议的条件下储存。每种疫苗有其个别的储存条件和使用限期,并且会在标签上列明。

不同的疫苗产品都有其特定适应症和目标群。符合接种疫苗的,应及时并按照时间表接种。

这是两种不同的疫苗。虽然流感疫苗不能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但是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低同时感染流感和2019冠状病毒病的风险,这有助于避免罹患更严重的疾病。

接种疫苗后不久出现异常事件时,人们可能会倾向于归咎疫苗。然而,部分症状或疾病可能只是巧合地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而与疫苗无关。因此,不是所有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异常事件都是由疫苗引起的。

医健通
医护专业
教育及媒体资源
修订日期:2023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