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詞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
我應接種多少劑新冠疫苗
疫苗到戶接種
各區疫苗接種活動
接種疫苗能有效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死亡個案 - 最新數據
曾在外地接種疫苗人士
提供科興疫苗接種的私家醫生及診所
提供復必泰疫苗接種的私家診所

預約接種

預約狀況

搜尋接種地點

有關疫苗

有關計劃

常見問題

最新消息

疫苗接種紀錄

專家意見

常見問題

(一)使用新冠疫苗的建議

一般問題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肆虐,為全球帶來沉重的疾病負擔,香港亦持續出現個案及爆發。為減低2019冠狀病毒病對公共衞生及社會的影響,讓社區回復正常和持續運作,需要有顯著比例的人口盡早接種疫苗。事實上,新冠疫苗被視為一項透過增加人群免疫以達致控制疫情的中長期重要公共衞生措施。

本地數據顯示,對於成年人口的所有年齡組別,接種三劑新冠疫苗(即復必泰或克爾來福)高度有效減低感染後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政府會參考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及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聯合科學委員會),聯同行政長官委任的專家顧問的建議,同時考慮疫苗供應情況,以及疫苗接種的進度,從而訂定及更新疫苗接種的安排。詳情請參閱此頁

復星醫藥/BioNTech的BNT162b2(復必泰疫苗)和科興控股(香港)CoronaVac(克爾來福疫苗)的特徵載列於下表。

疫苗BNT162b2
(復必泰(BioNTech)疫苗)
CoronaVac
(克爾來福(科興)疫苗)
技術信使核糖核酸滅活
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疫苗
之間的間隔時間
最少21日28日
貯存期限成人配方(每劑30微克):解凍後於 2至8°C可貯存1個月(31天);
兒童配方(每劑10微克): 解凍後於 2至8°C可貯存10個星期(70天);
幼兒配方(每劑3微克): 解凍後於 2至8°C可貯存10個星期(70天);
二價疫苗(每劑15/15微克原始株/Omicron變異株 BA.4-5): 解凍後於 2至8°C可貯存10個星期(70天)
2至8°C
可貯存24個月
接種方式肌肉注射肌肉注射

#有關特定組別人士及額外劑數的接種時間,請按

由於短期內無法實現全民免疫保護,故此仍需要採取公共衞生策略下的其他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離、良好手部衞生,以及在公眾地方戴口罩,藉以減低傳播風險。

有更多證據顯示,同時感染2019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對感染者的發病及死亡率有重大影響,亦令治療成效不理想。2019冠狀病毒病現正肆虐全球,確保有較大風險患上流感及2019冠狀病毒病或出現併發症的人士(例如醫護人員及長者)能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尤其重要的措施。有關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常見問題,請按

接種科興疫苗的最低年齡於2022年8月4日起降至6個月大;接種復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齡則由2022年11月9日起降至6個月大。

疫苗的劑數與間隔取決於你所選擇接種的新冠疫苗、年齡組別以及染疫紀錄等,請按此處了解更多詳情。

若你計劃新冠疫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請跳至問題 30。

如距離接種第一劑疫苗已超過建議間隔,應盡快接種第二劑疫苗,並無須重新開始整個接種程序。

有關現時接種額外劑數新冠疫苗等執行安排,請按

未曾受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人士

未曾受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的人士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以同一款疫苗完成首兩劑接種。然而,在特殊情況下如接種疫苗人士不能以同一款疫苗完成接種,例如在接種第一劑後出現速發嚴重副作用,或未能獲供應/取得有關疫苗,則可按個別情況考慮接種另一款疫苗。如因出現嚴重副作用而需要接種另一款疫苗的人士,請向你的主診醫生或家庭醫生取得相關醫生證明信(當中包括建議改為接種另一款疫苗的醫學原因),到疫苗接種地點。工作人員會考慮個別情況,安排接種。

未曾受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的人士接種首兩劑疫苗後,可選擇接種同款或另一款額外劑數新冠疫苗以加強保護,有關詳情請按

曾受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人士

曾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人士完成首劑疫苗後,可選擇接種同款或另一款作第二劑新冠疫苗以加強保護,而這劑(第二劑)與第一劑的間隔應跟從第一劑疫苗的接種間隔。

在外地未完成疫苗接種人士

有關未完成疫苗接種的抵港人士的疫苗接種安排,請參考問題29。

有關現時接種額外劑數新冠疫苗等執行安排,請按

根據最新專家建議,未曾接種疫苗的6 個月大或以上人士,若曾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他們可於康復後(即在第一次備有文件記錄的陽性檢測結果日期的 14 天)30 天接種疫苗。有關痊癒後需要接種多少劑疫苗的詳情,請參閱:「康復者接種新冠疫苗系列(一)」「曾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人士接種新冠疫苗須知」

現時疫苗不適用於 6 個月以下的嬰兒。對於染疫時未滿 6 個月的免疫功能正常的嬰兒,他們可以在 6 個月大或康復後 30 天(以較後者為準)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及隨後至少 90 天後再接種第二劑疫苗。

更多2019冠狀病毒病康復者的常見問題,請參閱問題27和38。

曾對同款新冠疫苗的前一劑、有效物或任何疫苗成分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人士,不應接種。對聚乙二醇和聚山梨醇酯*曾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人士,不應接種復必泰疫苗;另外,有關其他不應接種科興疫苗的人士,請參閱問題66。

*復必泰疫苗含有聚乙二醇。雖然復必泰疫苗不含聚山梨醇酯,但聚山梨醇酯仍與聚乙二醇有密切關係。

過敏性休克指急性的嚴重過敏反應,包括多種臨床症狀和病徵,例如紅疹、噁心、頭暈、低血壓、腫脹或喘鳴(呼吸困難)。 2020年12月14日至23日期間,美國進行了1,893,360 劑復必泰疫苗的第一劑接種。在當地衞生部門疫苗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系統(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接獲的不良反應事件當中,有21宗個案為接種復必泰疫苗後出現過敏性休克,相等於每注射 100 萬劑疫苗中有 11.1 宗個案。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就其中20宗個案取得的後續資料顯示,出現過敏性休克的人士均已康復或出院。在該21宗個案中,17名(81%)患者曾有敏感或過敏反應的記錄,7名患者曾有過敏性休克的記錄。

根據海外衞生當局和世界衞生組織截至2021年1月的資料和建議,現時並未有證據顯示體弱長者在接種復必泰疫苗後的死亡率出現超乎預期及異常增加。此外,亦未有明確證據顯示出現的死亡個案是源於使用復必泰疫苗。

總括而言,對絕大部分體弱長者來說,接種疫苗以減低嚴重2019冠狀病毒病獲得的益處大於其所帶來的風險。

由於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有較高患重症和死亡的風險,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聯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建議長者和長期病患者及早完成接種疫苗。復必泰和科興疫苗均對於建立一般與T細胞反應相關的保護力,以減低2019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

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就認可新冠疫苗的持續效益及風險評估最新舉行的會議及建議,請參閱最新相關新聞公報

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就認可新冠疫苗的持續效益及風險評估最新舉行的會議及建議,請參閱最新相關新聞公報

現時,全球流行着數種值得關切的變異株,包括最初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株「Alpha」、在南非發現的變異株「Beta」、在巴西發現的變異株「Gamma」、在印度發現的變異株「Delta」及在博茨瓦納發現的變異株「Omicron」。

一般來說,研究顯示現有疫苗能有效應對非變異株,而對不同變異株的有效數據則因不同疫苗而異。當中,「Omicron」是一種於2021年11月11日在一非洲南部國家(博茨瓦納)首先發現的新型病毒變異株。這病毒變異株值得關注是因為其有大量的(超過30個)刺突蛋白突變,有可能增加病毒的傳播能力和降低疫苗效用。香港衞生署有能力檢測病毒變異株,並會密切留意病毒變異株的存在和發展。

復必泰和科興疫苗均對於建立一般與T細胞反應相關的保護力,以減低2019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而抗體反應則與預防感染和有病徵的疾病相關,亦較易受到值得關切的變異株影響,因此不同疫苗產生的抗體反應可能會有差異。

為了有效減低病毒傳播的機會,盡早達成新冠疫苗高接種覆蓋率並持續採取穩健的非藥物干預措施,將會是控制疫情和防止變異株出現的首要目標。

如果屬於這些組別或有某些情況,應否接種新冠疫苗

患有急性發熱的人士,應延遲接種新冠疫苗。

有關兒童和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的常見問題,請按

香港提供的復必泰和科興疫苗對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相關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能為接種人士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數據顯示,相比起非懷孕人士,懷孕婦女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病後有較高機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出現早產的風險增加兩倍,而死胎和初生嬰兒的死亡率亦增加約50%。研究表明接種新冠疫苗可降低孕婦住院和死亡風險,並與非懷孕婦女一樣有效。此外,亦有研究顯示懷孕婦女接種新冠疫苗後產生的抗體,可透過臍帶傳送給胎兒,婦女餵哺母乳時亦可為嬰兒提供保護。根據藥廠的最新建議,懷孕婦女及哺乳期婦女均可接種復必泰和科興疫苗,專家亦多次指出接種疫苗對有關婦女安全並能提供有效保護,建議她們盡快接種。

有關香港婦產科學院對懷孕及哺乳期婦女接種新冠疫苗的建議(暫擬;更新於 2022 年 5 月 6 日),請按

對於曾有過敏史的人士,有以下兩種情況需謹慎並應諮詢醫生:

對先前接種的新冠疫苗或對多於一種藥物曾有即時(1小時內)的嚴重過敏反應;

對先前接種的新冠疫苗的過敏反應未能自行痊癒或對口服抗過敏藥物無效。

如因接種第一劑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而需要接種另一款疫苗的人士,請向你的主診醫生或家庭醫生取得相關醫生證明信(當中包括建議改為接種另一款疫苗的醫學原因),到疫苗接種地點。工作人員會考慮個別情況,安排接種。

請參閱以下信息圖表:

根據香港風濕病學學會在2021年5月發表的 「有關⾃⾝免疫性風濕病患者接種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的共識和建議」,如病情相對穩定並在短期內沒有調整藥物,專家認為風濕病患者應考慮接受新冠疫苗注射,以減低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和併發症的機會。風濕病雖然是長期病,但不屬於新冠疫苗的禁忌症。在⼤部分情況下,疫苗接種的好處遠⼤於風險。

正服用由醫生處方抗凝血藥的人士,可接種新冠疫苗,並應繼續藥物治療。接受肌肉注射疫苗後,應按壓針口至少5分鐘。

目前並無關於患有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G6PD缺乏症/蠶豆症)人士注射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而藥廠提供的資料沒有提及G6PD缺乏症/蠶豆症為禁忌症或相關注意事項。該等人士如對身體情況是否適合接種疫苗有所疑問,請向醫護人員查詢。

請參閱:「曾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人士接種新冠疫苗須知」

更多2019冠狀病毒病康復者的常見問題,請參閱問題10和38。

現時並不建議以新冠疫苗作為暴露後預防用藥。目前尚無證據證明以新冠疫苗作為暴露後預防用藥的安全性和成效。就香港供應的新冠疫苗而言,接種人士接種首兩劑疫苗的時間長於2019冠狀病毒病一般潛伏期。

對於不確定曾否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士,應按沒有感染人士一樣接種新冠疫苗。曾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人士可安全接種新冠疫苗,接種前無須事先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篩查。

根據專家建議,康復人士可安全地於康復後不少於28日接種下一劑疫苗。

為提升個人的抗體水平,不確定曾否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士,或衞生署系統沒有其康復紀錄的人士,須跟從適用於沒有感染人士的相關接種要求。換言之,有關人士需按其年齡組別,按時接種適用於沒有感染人士的疫苗劑量。

市民可致電183 0111 或電郵到 enquiry_chpweb@dh.gov.hk 查詢有關其在政府系統上的康復紀錄的相關問題。

應盡量於抵港前完成整個疫苗接種。

如在香港以外地區接種了新冠疫苗的合資格人士,請於接種當日帶上你的身分證明文件,香港以外機構發出曾接種新冠疫苗的記錄證明(載有疫苗接種日期,接種地點和疫苗類型)。如你未能在網上預約接種下一劑正確劑次的疫苗,請直接前往疫苗接種地點接種。工作人員在澄清關於曾接種的新冠疫苗等詳情後,會考慮為你提供疫苗接種。

對於在香港以外地方曾接種本地未有提供的疫苗的人士,如該疫苗已列入「就指明用途認可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列表」和/或世界衞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而有關人士未完成接種認可疫苗所需劑量,建議他們按需要於接種上一劑疫苗最少四星期後,以相同平台或任何本地現有合適的疫苗完成接種。舉例來說,在香港以外地方曾接種一劑疫苗的人士,如該疫苗已列入上述列表並且所需針數為兩針(例如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他們應於接種上一劑疫苗最少四星期後接種下一劑科興或復必泰疫苗為第二劑,以完成基礎免疫。對於曾接種未有列入上述清單內疫苗的人士,不論他們是否完成接種,專家建議他們根據香港現有的疫苗計劃重新接種。

有關個別符合資格人士接種額外劑數的資訊,請參閱問題37。

在知情同意下,新冠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包括減活疫苗)同時接種,或在接種其他疫苗(*)之前或之後的任何時間接種。如果接種人士或其家長欲分開時間接種新冠疫苗和減活疫苗(例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 減活噴鼻式流感疫苗),相隔14日即可。

*附註:如屬猴痘高暴露風險人士如需安排暴露前接種猴痘疫苗,建議與接種信使核糖核酸新冠疫苗(例如復必泰、莫德納)之前或之後最少相隔四星期。

由於長者為於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後出現併發症或死亡的最高風險群組,故高度建議長者接種新冠疫苗。長者應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額外劑數的安排

請參閱有關計劃內的疫苗接種地點

第三劑疫苗


(1) 6個月至4歲及12歲或以上已接種兩劑復必泰(BioNTech)疫苗或5-11歲的免疫力弱並已接種兩劑復必泰(BioNTech)疫苗的人士。
(2) 6個月或以上已接種兩劑克爾來福(科興)疫苗的人士。
(3) 已接種兩劑疫苗(或已接種一劑疫苗並曾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且免疫力正常的 18 歲或以上人士可按現時的接種時間表選擇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為下一劑疫苗。


第四劑疫苗


(1) 6個月或以上免疫力弱並已接種三劑復必泰(BioNTech)疫苗或克爾來福(科興)疫苗的人士(請參閱問題34)。

(2) 50歲或以上已接種三劑復必泰(BioNTech)疫苗或克爾來福(科興)疫苗的人士。

(3)18至49歲的人士若有較高暴露風險或個人需要(如到海外升學或為符合到海外旅遊的規定等),經考慮對自身的風險和益處後,可選擇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

自2022年12月1日起,12歲或以上未曾染疫的免疫力弱並已接種三劑復必泰(BioNTech)疫苗或克爾來福(科興)疫苗的人士亦可選擇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第四劑原始病毒株疫苗的替代。

第五劑疫苗

由十二月十六日起,已完成接種四劑疫苗的18歲或以上人士(或已接種第三劑及曾受感染的成年康復人士於完成最後一次接種或康復六個月後),如選擇接種額外一劑疫苗作加強保護,可預約接種第五劑(或康復人士的第四劑)疫苗。有關人士可選擇科興、復必泰原始病毒株或復必泰二價疫苗。

此外,如曾在香港以外地區接種並非克爾來福(科興)或復必泰(BioNTech)的新冠疫苗,接種人士應諮詢疫苗接種地點的當值醫護人員其是否適合接種第三劑或第四劑新冠疫苗。

有關更多有關免疫力弱人士的資訊,請參閱問題34
有關更多相隔時間的資訊,請參閱問題35

免疫力弱人士包括:

(i) 現正接受或過去12個月內曾接受腫瘤或血癌免疫抑制治療
(ii) 曾接受器官移植或幹細胞移植並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療
(iii) 重度原發性免疫缺陷症或正長期接受透析治療
(iv) 晚期或未接受治療的愛滋病病毒感染
(v) 正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或過去 6 個月內曾接受過免疫抑制性化療或放射治療
如果你是免疫力弱人士並需按免疫力弱人士接種間隔接種疫苗,請你在接種額外劑數新冠疫苗當天,帶同相關的醫生證明文件到指定的接種地點,以確認你符合接種疫苗的資格。請按下載有關醫生證明文件的範本。
如免疫力弱人士早前接種其他劑數的疫苗時已獲發有關醫生證明文件,接種人士可帶同仍處於有效期的文件前往接種。

第三劑疫苗

(i) 已接種兩劑克爾來福疫苗的或復必泰疫苗的18歲或以上人士,第三劑疫苗(克爾來福或復必泰)建議於接種第二劑疫苗90日後盡快接種。

(ii) 已接種兩劑克爾來福疫苗的12至17歲青少年,第三劑(克爾來福或復必泰)疫苗建議於接種第二劑疫苗90日後盡快接種。

(iii) 已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的12至17歲青少年,第三劑疫苗(復必泰或克爾來福)建議於接種第二劑疫苗至少150日後接種。

(iv) 曾接種兩劑克爾來福疫苗的6個月至11歲兒童,可於接種第二劑疫苗後90日接種第三劑疫苗。

(v) 已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的6個月至4歲幼童,第三劑疫苗(復必泰或克爾來福)建議於接種第二劑疫苗至少90日後接種。

(vi) 曾接種兩劑疫苗的免疫力弱人士,可於接種第二劑疫苗後相隔最少28日接種第三劑疫苗(復必泰(6個月或以上)或克爾來福(6個月或以上))。

第四劑疫苗

(i) 6個月或以上免疫力弱人士的第四劑應在接種第三劑後最少90天接種克爾來福或復必泰疫苗為第四劑。

(ii) 50歲或以上人士的第四劑應在接種第三劑後最少90天接種克爾來福或復必泰疫苗為第四劑。

(iii)18至49歲的人士若有較高暴露風險或個人需要(如到海外升學或為符合到海外旅遊的規定等),經考慮對自身的風險和益處後,可選擇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惟須與第三劑相距最少180日。

12歲或以上未曾染疫的合資格人士亦可選擇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第四劑原始病毒株疫苗的替代。

第五劑疫苗

18歲或以上人士如已完成接種四劑疫苗(或已接種第三劑及曾受感染)並超過半年,可在知情同意下,於完成最後一次接種或康復六個月後(以較後時間者為準),選擇接種額外一劑疫苗作加強保護。相關做法也適用於18歲或以上免疫力弱人士,而相關接種間距可縮短至三個月。

本地數據顯示,對於成年人口的所有年齡組別,接種三劑新冠疫苗(即復必泰或克爾來福)高度有效減低感染後的住院率和死亡率。額外劑數新冠疫苗尊重個人意願可選擇克爾來福或復必泰。

復必泰二價疫苗可供12歲或以上合資格人士按現時的接種時間表,用作第四劑疫苗或作為康復人士第三劑疫苗的另一選擇。復必泰二價疫苗現亦可作為18歲或以上人士的第三劑疫苗或用作康復人士第二劑疫苗的另一選擇。

至於接種第五劑疫苗的安排方面,18歲或以上人士如已完成接種四劑疫苗(或已接種第三劑及曾受感染)並超過半年,可在知情同意下,於完成最後一次接種或康復六個月後(以較後時間者為準),選擇接種額外一劑疫苗作加強保護。相關做法也適用於18歲或以上免疫力弱人士,而相關接種間距可縮短至三個月。

根據現有臨床數據,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後所產生針對Omicron變異株BA.4-5 的抗體水平及增幅都較接種原始株疫苗為高。

有關兒童和青少年接種額外劑數新冠疫苗的建議,請參閱問題39。

如接種人士符合資格接種額外劑數疫苗,又在香港以外地區接種了疫苗,請於接種當日出示由香港以外機構發出在外地接種疫苗的接種紀錄。他們如果未能於網上系統預約接種正確劑次的疫苗,可直接前往疫苗接種地點接種。此外,他們亦可選擇參與疫苗接種計劃的私家醫生及診所,直接與私家醫生及診所預約接種疫苗。

對於在香港以外地方曾接種本地未有提供的疫苗的人士,如該疫苗已列入「就指明用途認可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列表」和/或世界衞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而有關人士已接種認可疫苗所需劑量,額外接種的一劑疫苗可以選擇接種任何一款香港現時提供的疫苗,即科興或復必泰疫苗。

對於未曾染疫的人士舉例來說:

在香港以外地方只曾接種一劑疫苗的人士,如有關疫苗已列入上述列表並且所需針數為一針(例如強生新冠疫苗),建議他們額外接種多一劑科興或復必泰疫苗為第二劑。

在香港以外地方只曾接種兩劑疫苗的人士,如有關疫苗已列入上述列表並且所需針數為兩針(例如兩劑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或一劑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加一劑莫德納新冠疫苗),建議他們額外接種多一劑科興或復必泰疫苗為第三劑。

在香港以外地方只曾接種三劑疫苗的人士,如該疫苗已列入上述列表並且所需針數為三針(即安徽智飛龍科馬新冠疫苗),建議他們額外接種多一劑科興或復必泰疫苗為第四劑。

對於曾接種未有列入上述清單內疫苗的人士,不論他們是否完成接種,專家建議他們根據香港現有的疫苗計劃重新接種。

有關康復人士的最新接種建議,請參閱:「曾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人士接種新冠疫苗須知」

曾接觸2019冠狀病毒,請參閱問題27。不確定曾否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或衞生署系統沒有其康復紀錄的人士的疫苗接種安排,請參閱問題28。

有關兒童和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的常見問題,請按

市民可選擇接種額外劑數的地點,包括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私家醫生診所等。透過有關疫苗接種紀錄系統,不同接種地點的醫護人員可查看市民以往本地的疫苗接種記錄及輸入額外劑數的記錄。

如果接種兩劑科興或復必泰疫苗,至今已超過90天,便應儘快接種第三劑。

如在建議的間隔時間外接種疫苗,就安全性、產生免疫力及效能而言,目前的資料有限。如果距離接種第二劑疫苗已超過90天,便應盡快接種第三劑疫苗。

(二)更多復星醫藥/德國藥廠BioNTech信使核糖核酸新冠疫苗Comirnaty「復必泰」(BNT162b2) (核苷修飾)的資訊

有關Comirnaty「復必泰」疫苗的常見問題

這些與復星醫藥/德國藥廠BioNTech信使核糖核酸新冠疫苗Comirnaty「復必泰」(BNT162b2)(下稱「復必泰」疫苗)有關的常見問題由衞生署根據產品說明編纂。

本文將會按需要檢討及更新。

常見問題中的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不能代替專業的醫療建議。若你對自己的情況有任何問題或疑慮,請諮詢醫生或藥劑師。

一般問題

請參閱問題1。

復必泰是一種適用於預防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病毒)引起的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苗。

復必泰疫苗可使免疫系統(人體的天然防禦系統)產生對抗該病毒的抗體和血細胞,從而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

由於復必泰疫苗不含病毒來產生免疫力,故不會引致2019冠狀病毒病。

在以下情況下,你不應接種復必泰疫苗:

  • 曾對復必泰疫苗或其活性物質或其他成分有過敏反應。

如果你有以下情況,使用本疫苗前,請諮詢醫護人員:

  • 以往在接種復必泰或任何其他疫苗後,你曾出現過嚴重過敏反應或呼吸問題。
  • 你對疫苗接種過程感到焦慮,或曾在任何注射後暈倒。
  • 你患有嚴重疾病或感染及發高燒。如出現發熱情況,請延後疫苗接種。
  • 你有出血問題,容易瘀青或正在使用抗凝血的藥物。
  • 由於 HIV 感染等疾病或影響免疫系統的藥物(如皮質類固醇),你的免疫系統減弱。

接種復必泰後,出現心肌炎(心臟肌肉發炎)及心包炎(包圍心臟的外膜發炎)的風險會增加。這些情況可於接種後數天之內出現,主要發生於14天內。個案更常於接種第2劑疫苗後及年輕男士身上。接種疫苗後,請注意心肌炎及心包炎徵兆的出現,如氣促、心悸、胸口痛。一旦出現這些徵兆,請立即向醫護人員求助。

與任何疫苗一樣,復必泰疫苗可能無法保護所有接種復必泰的患者,尚不清楚你將受到多長時間的保護。

你可考慮接種第3劑復必泰疫苗。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士,即使接種第3劑後,疫苗的效能仍可能較低。在此情況下,請繼續採取非藥物干預措施,以預防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此外,在合適情況下,你的密切接觸者亦應接受疫苗接種。就個別情況,請諮詢醫生意見。

自2022年12月1日起,12歲或以上未曾染疫的合資格人士可選擇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第四劑原始病毒株疫苗的替代。根據現有臨床數據,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後所產生針對Omicron變異株BA.4-5 的抗體水平及增幅都較接種原始株疫苗為高。安全性方面,臨床及海外接種數據均顯示復必泰二價疫苗和原始株疫苗的安全性相若。

復必泰疫苗以肌肉注射。建議接種第一劑後,6個月至49歲人士應在八個星期後接種第二劑,6個月至49歲免疫力弱人士及50歲以上成人應在三個星期後接種第二劑,以完成疫苗接種。

有關兒童和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的常見問題,請按

有關現時接種額外劑數新冠疫苗等執行安排,請按

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康復者的接種安排,請參考問題10。

如果你正使用、最近曾使用或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藥物或近期接種過任何其他疫苗,在接種前,請告知你的醫生。

如果你正在懷孕或認為你可能懷孕,在接種復必泰前請告知你的醫生、護士或藥劑師。懷孕時可接種復必泰。針對在懷孕中期和晚期接種復必泰之孕婦,大量資料顯示並沒有對懷孕或新生嬰兒造成負面影響。雖然目前在懷孕頭三個月接種疫苗之後的懷孕結果相關資料有限,但並未發現流產的風險有所改變。另外,哺乳時也可接種復必泰。

聯合科學委員會聯同專家顧問團於2021年12月23日進行會議。懷孕及哺乳的婦女,專家建議可跟隨一般成年人的安排,接種包括第三劑在內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相關新聞公報,請按

接種疫苗後可能產生的某些作用會暫時影響你駕駛或操作機器的能力。請在這些影響消失後才駕駛或操作機器 (有關疫苗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請參閱問題52) 。

復必泰的活性物質為2019冠狀病毒病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
成人配方:稀釋後,每小瓶含6個0.3 mL 劑量,每劑含30 微克(mcg) mRNA。其他成分包括:

  • ((4-羥丁基)氮雜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2-己基癸酸酯)(ALC-0315) ,
  • 2 [(聚乙二醇)-2000]-N,N-二十四烷基乙醯胺 (ALC-0159),
  • 1,2-二硬脂醯-sn-甘油-3-磷酸膽鹼 (DSPC)
  • 膽固醇
  • 氯化鉀
  • 磷酸二氫鉀
  • 氯化鈉
  • 磷酸氫二鈉二水合物
  • 蔗糖
  • 注射用水

疫苗為白色至類白色分散體(pH:6.9至7.9),裝於 2 mL 透明多劑小瓶(I 類玻璃瓶)中,每瓶含 6 劑,配有橡膠瓶塞並用紫色鋁塑易掀蓋密封。

包裝規格:195 個小瓶裝、5 個小瓶裝、1 個小瓶裝

兒童及幼兒配方:稀釋後,每小瓶含10個0.2 mL 劑量,每劑含10微克 (mcg) 或3 微克(mcg) mRNA。其他成分包括:

  • ((4-羥丁基)氮雜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2-己基癸酸酯)(ALC-0315) ,
  • 2 [(聚乙二醇)-2000]-N,N-二十四烷基乙醯胺 (ALC-0159),
  • 1,2-二硬脂醯-sn-甘油-3-磷酸膽鹼 (DSPC)
  • 膽固醇
  • 氨丁三醇
  • 鹽酸氨丁三醇
  • 蔗糖
  • 注射用水

疫苗為白色至類白色分散體(pH:6.9至7.9),裝於 2 mL 透明多劑小瓶(I 類玻璃瓶)中,每瓶含 10 劑,配有橡膠瓶塞並用橙色(10微克)或栗色(3 微克)鋁塑易掀蓋密封。

包裝規格:10 個小瓶裝

二價疫苗:每小瓶含6個0.3 mL 劑量,每劑含15微克(mcg)mRNA原始株及15 微克(mcg) mRNA Omicron變異株BA.4-5。其他成分包括:

  • ((4-羥丁基)氮雜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2-己基癸酸酯)(ALC-0315) ,
  • 2 [(聚乙二醇)-2000]-N,N-二十四烷基乙醯胺 (ALC-0159),
  • 1,2-二硬脂醯-sn-甘油-3-磷酸膽鹼 (DSPC)
  • 膽固醇
  • 氨丁三醇
  • 鹽酸氨丁三醇
  • 蔗糖
  • 注射用水

疫苗為白色至類白色分散體(pH:6.9至7.9),裝於 2 mL 透明多劑小瓶(I 類玻璃瓶)中,每瓶含 6 劑,配有橡膠瓶塞並用灰色鋁塑易掀蓋密封。

包裝規格:1、 5 、10 個小瓶裝

核酸疫苗的原理是抽取病毒內部的部分核糖核酸,附加脂質之後導入人體細胞;疫苗輸入人體細胞並表達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抗原),從而誘發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激活T細胞以消滅被感染細胞。

目前為止,在臨床試驗中沒有發現嚴重的安全關注事項(有關疫苗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請參閱問題52),而根據臨床試驗數據所顯示的疫苗效能為95%(請參閱問題56)。

衞生署會監察本地的安全概況(請參閱問題54)以及繼續監察先進國家和地區的藥物監管部門及參考世界衞生組織對疫苗的最新安全及成效評估。

安全性

與所有疫苗一樣,復必泰疫苗可能引起副作用,但並非所有人均會有副作用。一般而言,復必泰疫苗常見的副作用通常輕微而且是暫時的。部份人士亦可能出現較嚴重,但一般較罕見的異常反應。

事實上,新冠疫苗的研發期相比一般疫苗被大大壓縮,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在大規模人口接種後可能會出現罕見或未能預見的嚴重異常反應。

復必泰疫苗導致嚴重過敏反應的可能性很小。如有嚴重過敏反應通常會在接種後幾分鐘至一小時內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臉和喉嚨腫脹、心跳過快、全身起嚴重的皮疹、頭暈、乏力。

復必泰疫苗仍在臨床試驗中進行研究。

復必泰疫苗的總體安全性在6個月至15歲的青少年中與16歲以上的接種者相若。

非常常見的副作用:可能影響患者比例>1/10

  • 鬧情緒(6 個月至少於2 歲)
  • 注射部位:疼痛、腫脹
  • 疲倦
  • 頭痛
  • 睡意(6 個月至少於 2 歲)
  • 肌肉痛
  • 寒顫
  • 關節痛
  • 腹瀉
  • 發燒

12至15歲之青少年出現上述部份副作用的機會可能會較成年人略多。

常見副作用:可能影響患者比例≤1/10

  • 注射部位發紅(“非常常見”於 6 個月至 11 歲)
  • 噁心
  • 嘔吐

不常見副作用:可能影響患者比例≤1/100

  • 淋巴結腫大(接種第3劑後較為常見)
  • 感覺不適
  • 手臂疼痛
  • 失眠
  • 注射部位發癢
  • 過敏反應(如皮疹(“常見”於6 個月至少於2 歲)或瘙癢)
  • 感到虛弱或乏力/困倦
  • 食慾下降(“非常常見”於 6 個月至少於2歲)
  • 過度出汗
  • 夜間盜汗

罕見副作用:可能影響患者比例≤1/1,000

  • 暫時性一側面部下垂
  • 過敏反應(如蕁麻疹或面部腫脹)

非常罕見副作用:可能影響患者比例≤1/10,000

  • 可導致氣促、心悸、胸口痛的心臟肌肉發炎(心肌炎)及包圍心臟的外膜發炎(心包炎)

未知(無法根據現有資料估算):

  • 嚴重過敏反應
  • 接種手臂大範圍腫脹
  • 面部腫脹(面部腫脹或出現於曾接受面部皮膚填充劑注射的人身上)
  • 導致皮膚出現紅點或紅色班塊、呈靶狀或像似由淺紅色環狀包圍內為一暗紅中心點的「牛眼」之皮膚反應(多形性紅斑)
  • 異常皮膚感覺,例如刺痛或爬行感(感覺異常)
  • 感覺或敏感度減退,尤其皮膚上(感覺減退)

根據產品資料,使用復必泰疫苗後可能會出現過敏及嚴重過敏反應。接種者應保持觀察和監測至少15分鐘。有過敏史的人應在接種疫苗前向你的醫生或藥劑師諮詢,如果接種疫苗,則應在接種後至少觀察30分鐘。

如你對先前接種的新冠疫苗或對多於一種藥物曾有即時(1小時內)的嚴重過敏反應,或對先前接種新冠疫苗的過敏反應未能自行痊癒或對口服抗過敏藥物無效,請諮詢醫生。

如果出現嚴重副作用,請告知醫生、藥劑師或護士。醫護人員會向你提供意見,處理你的情況及進行適當的評估向衞生署通報。

衞生署設有對藥物的異常反應的呈報系統,收集接種疫苗後出現異常事件的報告,以監察新冠疫苗的安全。如有需要,醫護人員會向衞生署呈報判斷為在醫學上需關注的接種疫苗後異常事件,以持續監察疫苗的安全。

效能

復必泰疫苗需接種兩劑。你可能在接種第1劑後得到一些保護,並在接種第2劑後得到更佳的病毒防護。接種疫苗後需要時間讓身體產生抗體來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

一項包括44,000名12歲或以上參與者的大型臨床試驗研究了復必泰疫苗可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有效率。參與者當中一半接受了疫苗,而另一半則接受生理鹽水安慰劑注射。參與者並不知道他們所接種的是疫苗還是生理鹽水安慰劑。

疫苗的效用從36,500名16歲以上(包括75歲以上人士)沒有先前感染跡象的人士歸納得出。試驗顯示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的參與者(在18,198人中有8人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症狀)與未接種疫苗的參與者(在18,325人中有162人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症狀)相比,出現有症狀的2019冠狀病毒病病例的數目減少了95%。這代表在臨床試驗中疫苗的有效率 (vaccine efficacy) 為95%。

臨床試驗亦顯示疫苗應用於有染上嚴重2019冠狀病毒病風險的參與者,包括有哮喘、慢性肺病、糖尿病、高血壓或體重指數超於30 kg/m2等,有效率為約95%。

此項進行中的臨床試驗的後續數據分析確定了疫苗對 16 歲及以上人士的有效率。參與者中大約 20,000 名接受了疫苗, 大約20,000 名接受了安慰劑,這些參與者在第2劑接種後 7 天內沒有感染 SARS-CoV-2病毒 的證據。在長達6個月的跟進期中,疫苗組發現 77宗新型冠狀病毒病病例,安慰劑組則發現 850宗病例。總體而言,疫苗有效率為 91.3%。

此外,在沒有先前感染的 12 至 15 歲的青少年中,接種了疫苗的 1,005人中沒有病例,而接受安慰劑的 978 名參與者中有16宗病例。疫苗的有效率為 100%。至於在有或沒有先前感染證據的參與者中,1,119 名接種疫苗的參與者中沒有病例,而接受安慰劑的 1,110 名參與者中有 18 例。疫苗的有效率同樣為 100%。

復必泰的療效亦在接近 2,000 名 5 至 11 歲沒有先前感染跡象的兒童中歸納得出。 這些兒童接受了疫苗或安慰劑。 在接種了疫苗的 1,305 名兒童中,有 3 人患上了 2019冠狀病毒病,而接受安慰劑的 663 名兒童中有 16 人患上了2019冠狀病毒病。 這意味著,在這項研究中,疫苗可90.7%有效預防有症狀的 2019冠狀病毒病。

你可能在接種第1劑復必泰後得到一些保護,並在完成接種所有劑數後得到更佳的病毒防護。

請參閱問題8。

根據最新的療效分析,次要療效終點數據可支持COVID-19 mRNA 疫苗在預防嚴重的2019冠狀病毒病方面的效益。

請參閱問題17。

質量

根據復星醫藥提供的資料,供港的疫苗會在德國生產。

疫苗生產商必須符合「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 或 PIC/S) 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GMP) 標準或同等標準。進口的疫苗批次亦會有化驗分析證明書證明符合規格。

成人配方:

  • 從冷凍櫃中取出後,在不超過包裝上印有的有效期期限下,未稀釋的疫苗在使用前可在2℃至8℃儲存最多1 個月(31天)。在此期間,可不多於48小時於2℃至8℃下進行運輸。
  • 在最高30℃的環境,未開封的疫苗儲存最多2小時。
  • 解凍小瓶可在室內光照條件下處理。
  • 疫苗在稀釋後,於2℃至30℃儲存,並在6 小時內使用,運輸時間包括在內。應丟棄任何未使用的疫苗。
  • 一旦從冷凍櫃中取出並稀釋後,應在小瓶上標記新的丟棄日期和時間。
  • 本疫苗在解凍後不得重新冷凍。
  • 如果發現本疫苗在稀釋後有顆粒物或變色,請勿使用。
  • 請勿通過污水或家居垃圾處理任何藥物。

兒童及幼兒配方:

  • 於有效期內,從冷凍櫃取出後,未開封的小瓶可在2°C至8°C下單次冷藏保存和運輸,最長10星期。應在外包裝上標記在2°C至8°C下新的丟棄日期。
  • 本疫苗在解凍後不得重新冷凍。
  • 使用前,未開封的小瓶可在 8 °C 至30 °C 的溫度下儲存最多12 小時。
  • 解凍小瓶可在室內光照條件下處理。
  • 疫苗在稀釋後,於2°C至30°C儲存,並在12小時內使用,包括最多6個小時的運輸時間在內。應丟棄任何未使用的疫苗。
  • 如果發現本疫苗在稀釋後有顆粒物或變色,請勿使用。
  • 請勿通過污水或家居垃圾處理任何藥物。

二價疫苗:

  • 於有效期內,從冷凍櫃取出後,未開封的小瓶可在2°C至8°C下儲存及運輸最多10星期。應在外包裝上標記在2°C至8°C下新的丟棄日期。
  • 本疫苗在解凍後不得重新冷凍。
  • 使用前,未開封的小瓶可在 8 °C 至30 °C 的溫度下儲存最多12 小時。
  • 解凍小瓶可在室內光照條件下處理。
  • 疫苗經穿刺後,請保存於2°C至30°C ,並於12小時內完成使用,當中包含最多6小時的運輸時間。請丟棄任何未使用的疫苗。
  • 如果發現本疫苗有顆粒物或變色,請勿使用。
  • 請勿通過污水或家居垃圾處理任何藥物。

從機場到倉庫

疫苗抵港後,會保存在歐洲藥廠的原有包裝箱內直接運到倉庫。此包裝箱是一個載有乾冰的保温箱,用以保持其內容物温度。每個箱內均載有温度紀錄儀以記錄整個運輸過程中的箱內温度。

倉庫的儲存

疫苗到達倉庫後,會盡快由保温箱取出並轉移到已驗證可保持疫苗於所需温度(即攝氏負90至負60度)的超低温冰箱。倉庫負責人會檢查温度紀錄儀的數據,確保疫苗由歐洲藥廠運送至倉庫的過程中都保存在所需温度後,才會核准使用該批疫苗。

温度監控

每個超低温冰箱均連接已驗證的倉庫及遙距警報系統,遇上温度超出指定範圍會即時警戒倉庫負責人。此外,冰箱連接有後備電源以應付停電或其他供電事故,倉庫亦備有緊急後備儲存方案以應付超低温冰箱運作事故。

疫苗解凍

當倉庫收到疫苗接種中心/地點的訂單後,職員會將疫苗由超低温冰箱取出並置於倉庫內的冷室內進行解凍,該冷室已驗證可維持於攝氏2至8度。解凍後的疫苗會在冷室內標籤其解凍後的有效期及時間、並會包裝及預備運送到疫苗接種中心/地點。

疫苗運送

解凍後的疫苗會放於備有雪種的已驗證保温箱用以保持其温度於攝氏2至8度。每個箱內均載有温度紀錄儀以記錄運輸途中的箱內温度。疫苗接種中心的職員於收貨時會檢查温度紀錄儀的數據,確保疫苗由倉庫運送到中心/地點都保存在其所需温度後,才核准使用疫苗。

解凍後的疫苗會儲存於接種中心/地點的醫用雪櫃內。

以上嚴格的冷鏈控制能確保疫苗在接種前的品質不會因為不適當的儲存温度而受影響。

(三)更多科興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Vero細胞)CoronaVac「克爾來福」的資訊

有關CoronaVac「克爾來福」疫苗的常見問題

這些與科興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Vero細胞)CoronaVac「克爾來福」(下稱「克爾來福」疫苗)有關的常見問題由衞生署根據產品說明編纂。

本文將會按需要檢討及更新。

常見問題中的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不能代替專業的醫療建議。若你對自己的情況有任何問題或疑慮,請諮詢醫生或藥劑師。

一般問題

請參閱問題1。

克爾來福是一種適用於預防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病毒)所致的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苗。

克爾來福含有已滅活(被殺死)的SARS-CoV-2病毒,可使免疫系統(人體的天然防禦系統)產生對抗該病毒的抗體和血細胞,從而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

由於克爾來福只含已被殺死的病毒,故不會引致2019冠狀病毒病。

在以下情況下,你不應接種克爾來福疫苗:

  • 你對克爾來福或其他滅活疫苗;或克爾來福疫苗中的任何成分(活性或非活性成分;或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任何物質)有過敏史。
  • 過往發生過疫苗嚴重過敏反應如急性過敏、血管神經性水腫、呼吸困難等 。
  • 你在接種前一劑疫苗後出現任何神經系統異常反應。
  • 你患有嚴重神經系統疾病,如橫貫性脊髓炎、吉-巴氏綜合症、脫髓鞘疾病等。
  • 你患有未控制的嚴重慢性病。

如果你有以下情況,使用本疫苗前,請諮詢醫護人員:

  • 發燒。
  • 過敏體質 。
  • 患有急性疾病或嚴重慢性疾病,或處於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
  • 糖尿病患者或有驚厥、腦癇(前稱「癲癇」)、腦病或精神病史;或這些病症的家族史。
  • 患有血小板減少症或出血性疾病。
  • 由於惡性腫瘤、腎病綜合症、愛滋病等疾病或影響免疫系統的藥物(如皮質類固醇),你的免疫系統減弱。

與任何疫苗一樣,接種2 劑克爾來福後可能無法全面保護接種人士,亦未知你可受到多長時間的保護。

克爾來福疫苗以肌肉注射,建議首兩劑疫苗之間應相隔28天接種。

有關現時接種額外劑數新冠疫苗等執行安排,請按

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康復者的接種安排,請參考問題10。

如果你正使用、最近曾使用或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藥物或近期接種過任何其他疫苗,在接種前,請告知你的醫生。

此外,注射免疫球蛋白者應至少相間隔1個月以上方可接種本疫苗,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根據克爾來福疫苗的產品資料,目前尚未獲得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使用「克爾來福」的臨床試驗數據。然而,此並非疫苗的禁忌症。

接種疫苗後可能產生的某些作用會暫時影響你駕駛或操作機器的能力。請在這些影響消失後才駕駛或操作機器(有關疫苗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請參閱問題72)。

克爾來福疫苗的活性物質為滅活的SARS-CoV-2病毒(CZ02株)。每小瓶含1個0.5 mL 劑量,每劑含600SU 滅活SARS-CoV-2病毒作為抗原。

其他成分包括:

  • 氫氧化鋁
  • 磷酸氫二鈉十二水合物
  • 磷酸二氫鈉一水合物
  • 氯化鈉
  • 注射用水

疫苗為乳白色混懸液體。可能形成分層沉澱,可搖動使其分散。

包裝規格:每盒40 個小瓶裝。

安全性

與所有疫苗一樣,克爾來福可能引起副作用,但並非所有人均會有副作用。一般而言,克爾來福疫苗常見的副作用通常輕微而且是暫時的。部份人士亦可能出現較嚴重,但一般較罕見的異常反應。

事實上,新冠疫苗的研發期相比一般疫苗被大大壓縮,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在大規模人口接種後可能會出現罕見或未能預見的嚴重異常反應。

克爾來福疫苗導致嚴重過敏反應的可能性很小。嚴重過敏反應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臉和喉嚨腫脹、心跳過快、全身起嚴重的皮疹、頭暈、乏力。

克爾來福疫苗仍在臨床試驗中進行研究。

副作用詳情請參閱CoronaVac「克爾來福」接種須知

根據產品資料,使用克爾來福後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接種者應保持觀察和監測至少15分鐘。有過敏史的人應在接種疫苗前向你的醫生或藥劑師諮詢。

如你對先前接種的新冠疫苗或對多於一種藥物曾有即時(1小時內)的嚴重過敏反應,或對先前接種新冠疫苗的過敏反應未能自行痊癒或對口服抗過敏藥物無效,請諮詢醫生。

請參閱問題54。

效能

克爾來福疫苗需接種兩劑。你可能在接種第1劑後得到一些保護,並在接種第2劑後得到更佳的病毒防護。接種疫苗後需要時間讓身體產生抗體來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

克爾來福疫苗的臨床試驗在巴西、土耳其及印度尼西亞進行。

在巴西進行的第3期臨床試驗的目標人群為會接觸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的醫護人員。12,396名參與者完成了2劑疫苗接種(2劑之間相隔14天),並於第2劑接種14天後進入觀測期,期間發現253宗病例。從研究數據中歸納出在完成2劑疫苗接種14天後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有效率:對預防住院、重症及死亡的有效率為100.00%,對預防有明顯症狀且需要就醫的有效率為83.70%,對預防輕微症狀不需就醫的有效率為50.65%。根據目前所得資料,此項臨床試驗中60歲及以上人群的疫苗有效率數據有限。

至於在土耳其及印度尼西亞進行的第3期臨床試驗,根據目前所得數據,在18至59歲的受試者中,疫苗有效率也被證明高於世衞規定的50%效能標準,但尚須更多數據以作進一步評估。

請參閱問題8。

請參閱問題59。

請參閱問題17。

質量

根據科興提供的資料,供港的疫苗會在中國北京大興區生產。按此參閱說明書(詳版)(只備英文版)

疫苗生產商必須符合「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 或 PIC/S) 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GMP) 標準或同等標準。進口的疫苗批次亦會有化驗分析證明書證明符合規格。

疫苗應放置在兒童不可見且接觸不到的地方。

以下有關儲存、有效期、使用和處理的資訊僅供專業醫護人員使用。

  • 在包裝盒和標籤上註明的有效期過後,請勿使用本品。有效期是指當月的最後一天。
  • 在雪櫃2℃至 8℃保存。不要凍結。
  • 在原包裝中避光儲存。
  • 開啟後立即使用。
  • 請勿通過污水或家居垃圾處理任何藥物。向你的藥劑師諮詢如何丟棄你不再使用的藥物。這些措施將有助保護環境。

(四)接種計劃及地點

政府已推出一項全港性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政府計劃),按高危類別分階段及有秩序地為所有合資格人士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在政府計劃下,新冠疫苗接種會在不同處所進行,包括醫院、診所、外展至院舍及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政府根據情況,按群組、環境和疫苗抵港時間等,決定於某段時間為市民接種哪一款疫苗。

政府自2022年9月開始,逐步整合服務網絡,採取更靈活及更具成本效益的策略,與私營醫療機構合作和善用不同場地,在交通方便或人流暢旺的地點設置社區疫苗接種站或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並在同一接種點提供多過一款疫苗的接種服務。政府會因應最新的疫情發展和接種需求,進一步調整接種服務和地點。

在大部份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關閉後,其他接種點包括社區疫苗接種站、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公立醫院新冠疫苗接種站、醫院管理局指定普通科門診診所、衞生署長者健康中心、母嬰健康院和學生健康服務中心,以及約千個提供新冠疫苗接種服務的私家醫生,會繼續為香港居民提供新冠疫苗接種服務。詳情請參閱「有關計劃」。

黑色暴雨警告/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時,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社區疫苗接種站、公立醫院新冠疫苗接種站及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的接種服務將暫停。請按此參閱相關常見問題以了解更多接種中心/站在惡劣天氣下的安排。

請參閱相關網頁資訊

在香港以外地區出生的孩子,如果出生時父/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並符合以下情況,亦可在取得永久性居民身份的簽注前,於政府計劃下免費接種疫苗 -

(a) 兒童已留港並符合接種疫苗的逗留期限要求; 以及
(b) 他/她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居留權的申請正由入境事務處處理中。

家長需在辦公時間到郵局(流動郵局除外)預約疫苗接種。 預約及接種疫苗時,家長需提供孩童父/母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證明親子關係的出生證明書、入境事務處簽發的入境標籤或延期逗留標籤,以及由入境事務處發出的申請居留權通知書。

現時網上預約系統只接受香港身份證﹑香港出生證明書﹑領事團身份證﹑持有申請香港身份證收據及豁免登記證明書五種證件。持有其他證件的香港居民,他們可前往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私家醫院除外),中心職員會預留少量接種名額,安排為其接種疫苗。他們亦可以前往其他接種場地,例如私家診所接種疫苗。

此外,持有其他證件的香港居民,如需要協助上網預約,亦可前往任何一間郵政局(流動郵政局除外)尋求協助。

前往接種疫苗的市民須遵守個別場地的訪客預防感染措施。個別場地或會因應訪客預防感染措施而未能為受影響市民接種疫苗。詳情請向有關場地查詢。

如因不符合訪客感染預防措施而未能接種疫苗,建議市民可稍後再接種疫苗。

如市民對政府計劃下的接種安排有進一步查詢,可直接向疫苗接種場地職員查詢。市民亦可致電查詢熱線 3142 2366。

(五)接種疫苗後的問題

有關疫苗副作用的資訊,可以參閱接種須知(科興疫苗復必泰疫苗)。

一般而言,新冠疫苗常見的副作用通常輕微而且是暫時的。部份人士亦可能出現較嚴重,但一般較罕見的異常反應。接種疫苗後,你將被要求在觀察區逗留15分鐘。

如要減輕注射部位疼痛和不適,可使用乾淨清涼的濕毛巾敷在該位置,稍微活動一下手臂。多喝一點清水以減低輕微發燒引起的不適。

如出現以下情況,請徵詢你的醫生或其他醫護人員(例如牙醫、藥劑師、護士和中醫師):

  • 接種24小時後注射部位的發紅或觸痛增加;或
  • 你的副作用似乎不會在幾天內消失;或
  • 你的副作用或徵狀使你擔心

在你就醫時,請確保將接種疫苗的詳情告知醫護人員,並向他們出示你的接種疫苗記錄卡(如有)。他們將提供建議,處理你的狀況並進行適當評估,以便向衞生署報告任何判斷為在醫學上需關注的疫苗接種異常事件。

科興和復必泰疫苗不含會導致2019冠狀病毒病的活病毒。這些疫苗不會令你患上2019冠狀病毒病。

要留意,疫苗接種後,人體通常需要一些時間來建立免疫力。這意味着一個人有可能在剛接種疫苗之前或之後感染病毒而導致2019冠狀病毒病。這是因為疫苗未有足夠的時間產生保護力。

肌肉注射的科興和復必泰疫苗影響呼吸樣本的核酸或抗原測試結果的機會極微。這些測試代表你當前是否感染了病毒。

如果你的身體產生免疫反應(即接種疫苗的目標),則有可能令你在某些抗體測試中呈陽性反應。抗體測試通常表示你之前曾感染過病毒或曾接種有關疫苗,並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力對抗病毒。

一般而言,接種新冠疫苗之前或之後並不需要進行病毒或抗體化驗。抗體水平呈陰性或數值偏低,並不代表缺乏疫苗的保障。如果你有2019冠狀病毒病症狀,請諮詢醫生並在有需要時進行測試。

為市民健康着想,市民如果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後有嚴重不良反應並需要入院治療,我們會取消市民在疫苗接種中心的第二劑預約,以便市民在諮詢醫生後,才預約接種第二劑疫苗。

如你對先前接種的新冠疫苗或對多於一種藥物曾有即時(1小時內)的嚴重過敏反應,或對先前接種新冠疫苗的過敏反應未能自行痊癒或對口服抗過敏藥物無效,請諮詢醫生。

有關接種第二劑時改為接種另一款牌子的安排,請參閱問題8。

相關捐血指引,請按

(六) 疫苗接種紀錄

政府設立網站(www.evt.gov.hk),讓市民下載自己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紀錄(「電子針卡」)及檢測紀錄,作為電子紀錄方便於智能電話內貯存和展示。當市民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下接種疫苗後,便可透過「智方便」或接種時使用的證件資料及疫苗接種日期資料確認身份後下載「電子針卡」。

註:有關「政府更新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紀錄」安排,請按此

如對使用2019冠狀病毒病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系統有查詢,請透過電郵至 enquiry_evt@ogcio.gov.hk 查詢。

如發現「電子針卡」中康復者身份有誤,請電郵到 enquiry_chpweb@dh.gov.hk 查詢。

如發現「電子針卡」的個人資料有誤,請見問題100。

你的疫苗接種紀錄列有疫苗的批次/批號。

可以,請按參閱相關常見問題以了解更多申報非本地新冠疫苗接種或感染紀錄的安排。

本港居民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紀錄」是根據香港身份證作紀錄的,疫苗紀錄上的資料需要與香港身份證一致,因此未能安排改為以護照資料作紀錄。

為配合一些海外地區日趨普遍的入境規定(包括疫苗接種要求),特區政府自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起發出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紀錄,已加入接種人士的出生日期、性別和其接種疫苗的生產商資料。有關詳情,請參閱此處

此外,由二零二三年三月七日起,市民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病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系統(新冠紀錄系統)或「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下載適用於「歐盟數碼新冠通行證機制」的本地疫苗接種紀錄作出行用途。巿民出行往任何香港以外地區前必須先了解當地的入境規定,包括疫苗接種的要求,相關規定以當地政府最新的公布為準。

政府疫苗接種計劃下已接種疫苗的人士可電郵到 vacs@dh.gov.hk 查詢,電郵中請提供有關紙本針卡左下方的「Ref」的參考編號。如果你的紙本針卡沒有參考編號,又或者你希望使用其他方法查詢,你亦可向為你提供疫苗接種服務的機構(例如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或有關的診所)尋求協助。

非政府疫苗接種計劃下自費接種疫苗的人士,請直接向為你提供疫苗接種服務的診所尋求協助。

有關電子針卡紀錄上康復紀錄的查詢,請致電183 0111 或電郵到 enquiry_chpweb@dh.gov.hk

有關更正已申報的非本地疫苗紀錄及/或康復紀錄方面,市民請向政府重新申報,有關紀錄會以最後申報的資料為準,詳見問題98。

如欲更改預約疫苗接種的電話號碼,請電郵到 enquiry_vaccinebooking@ogcio.gov.hk 查詢。

由於不同的疫苗接種地點所使用的電腦系統及設備有所不同,部份接種地點提供的疫苗接種紀錄會以黑白列印,部份亦不會列印參考編號,但不影響疫苗接種紀錄的準確性及完整性,接種者可放心保存有關紀錄。

市民透過不同方式取得的疫苗接種紀錄(包括紙本/電子的本地疫苗接種紀錄或自我申報的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會包括一個可作驗證的二維碼。有關二維碼會載有最近三劑疫苗接種資料以便市民查閱其接種紀錄(連同如適用的康復者身份)。如需要完整的疫苗接種紀錄(例如已接種四劑或以上疫苗的市民),可查閱紙本疫苗接種紀錄或以「智方便」或「醫健通」手機程式下載「電子針卡」。

此外,衞生署系統內存有其康復紀錄的人士,如已接種疫苗,可透過www.evt.gov.hk以及「智方便」或「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重新下載「電子針卡」及已包含其康復者身分的二維碼。

如你在香港以外地區接種疫苗,又未曾向政府申報你首兩劑非本地疫苗紀錄,請參考常見問題98向政府申報非本地的疫苗接種紀錄,以便取得一併顯示的電子疫苗接種紀錄

如你在香港以外地區接種疫苗,並已向政府申報首兩劑非本地疫苗紀錄, 其後又以相同的身份證明文件在香港接種疫苗,

你可於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系統或「智方便」/「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下載包括本地及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的二維碼。如未能正確顯示有關紀錄又或者需要協助,你亦可到18間指定的香港郵政局重新申報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並由職員協助列印一併顯示的電子疫苗接種紀錄,費用全免。有關指定郵政局的地址及相關營業時間等資料,請參閱https://www.hongkongpost.hk/tc/services/non_local_covid19_vr/index.html#list

請注意,衞生署發出的紙本疫苗接種紀錄及二維碼只會顯示本地的疫苗接種紀錄,並不會載有你透過自願申報的非本地新冠疫苗接種資料。

(七)更多新冠疫苗的問題

根據科興提供資料,供港之「克爾來福」疫苗皆通過清真認證。

根據復星醫藥/德國藥廠BioNTech提供資料,供港之復必泰疫苗目前未有清真認證。

伊斯蘭教法允許接種新冠疫苗。很多伊斯蘭專家和學者均認為,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不會令齋戒無效。

政府早於2020年9月公布,將會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為全港市民採購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苗。政府一方面參與由世界衞生組織牽頭的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同時亦直接與個別疫苗製造商簽訂預先採購協議,以及早獲取更多的疫苗供應。簽訂預先採購協議,目的在於疫苗仍處開發過程當中、尚未取得相關監管當局全面批准前,及早預訂有較大機會成功的疫苗以供應本港市民。

新冠疫苗主要分為四種不同技術平台,包括滅活、病毒載體、核酸,以及蛋白質亞單元。政府就上述技術平台及每個技術平台中基本已進入第三期臨床研究的候選疫苗,諮詢衞生署轄下的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暨疫苗可預防疾病聯合科學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名單載於衞生防護中心網頁www.chp.gov.hk/tc/static/24002.html),以及政府的四名防疫抗疫專家顧問的意見。專家認為每個技術平台各有可取之處,亦了解政府應採購來自不同疫苗製造商及不同技術平台的候選疫苗,並採購足夠劑量供應最少全港兩倍人口,以分散風險並確保有足夠的疫苗供應全港市民。

為確保疫苗的安全、效能及素質,所有疫苗必須獲

(a) 醫務衞生局局長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規例》(第599K章)認可,批准該疫苗在香港在緊急情況下作指明用途,包括由政府推行的疫苗接種計劃;
(b) 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管理局)根據《藥劑業及毒藥規例》(第138A章)批准註冊後,方可在香港銷售及供應。

新冠疫苗受《預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規例》(第599K章)及/或《藥劑業及毒藥規例》(第138A章)規管。

根據第599K章, 醫務衞生局局長(局長)可批准認可新冠疫苗(疫苗)在香港在緊急情況下作指明用途,即基本上是指由政府推行的疫苗接種計劃。在批准認可疫苗前, 局長須在顧及顧問專家委員會經考慮該疫苗的安全性、效能及質素的意見。除其他要求外, 該疫苗須有一個本港以外藥物規管機構或世界衞生組織核准使用。規例訂明局長須訂立機制監察任何與使用該疫苗有關並發生在接種者身上的不良反應。

隨着全球大規模使用新冠疫苗,越來越多科學和臨床數據力證疫苗安全有效。政府於2022年9月9日刊登憲報,訂立《2022年預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修訂)規例》,為認可疫苗引入過渡安排,讓相關藥廠在有足夠的科學數據及臨床資料時,可以申請把有關疫苗納入《藥劑業及毒藥規例》(第138A章)的註冊制度。

根據第138A章,「藥劑製品」(包括疫苗)必須符合安全、效能及素質標準,並獲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管理局)批准註冊,方可在香港銷售或分銷。

衞生署有既定機制嚴肅跟進每一個接收藥物(包括疫苗)的不良反應報告。衞生署一向設有藥物警戒系統,當中包括收集藥劑業界及醫護人員呈報的疫苗接種後出現的不良反應報告(尤其是嚴重的不良反應),就呈報相關資料會進行因果關係評估,確定是否與疫苗接種有關。衞生署亦會監察先進國家和地區的藥物監管部門及參考世界衞生組織對有關疫苗的最新安全及成效評估。如認為接種有關疫苗的風險高於效益,衞生署會採取適切的跟進行動,包括提交相關資料給:

(a) 顧問專家委員會檢視及考慮是否向局長建議撤銷相關疫苗的認可;
(b) 管理局轄下的藥物註冊委員會考慮是否需要暫時吊銷或撤銷相關疫苗的註冊。

就新冠疫苗可能引致的不良反應,衞生署會根據第599K章及第138A章,並參考現有機制進行監察,並會保持一貫的監控水平。

保障基金是為了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未能預見的嚴重異常事件(包括死亡和嚴重傷害),並能提供有關證明的合資格人士提供即時的財政援助。詳情請按此

所有接種後的嚴重異常事件應由醫護人員,經衞生署的藥物安全監察系統向衞生署呈報。一旦收到有關的報告或資料,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會就個案與所接種疫苗的潛在因果關係進行評估。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的情況下,將可獲發一筆過的款項,金額以保障基金就該事件所定的數目為準:

  1. 該嚴重異常事件已得到註冊醫生證明;及
  2.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的評估結果未能排除該事件與接種政府疫苗接種計劃下提供的新冠疫苗無關。

不同年齡人士死亡和傷害的最高保障額是參照《僱員補償條例》(第282章)下的賠償額而釐定的。

與嚴重異常事件相關的死亡的保障額:

死者年齡
(以接種最後一劑疫苗日期為準)
保障額
(每人)
40歲以下2,500,000元
40歲或以上2,000,000元

與嚴重異常事件相關的傷害的保障額:

傷者年齡
(以接種最後一劑疫苗日期為準)
最高保障額
(每人)
40歲以下3,000,000元
40歲或以上2,500,000元

申索時限為接種最後一劑疫苗起計的兩年內。

即使某人士從保障基金獲得保障金,該人士就其損害或損失向疫苗製造商作出法律追索的權利不受影響。申索人仍可循民事訴訟對須對其身體傷害負責的人士提出索償,惟不得獲雙重保障。換句話說,如申索人獲得法院裁決賠償額,其先前從保障基金獲得的保障金會從該筆賠償額中抵銷。

你可以致電熱線3142 2366。

(八)其他公共衞生措施

是的。我們仍需要採取非藥物干預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離、良好手部衞生,以及在公眾地方佩戴口罩,以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疫苗有助減少患病人數。多個國家已使用新獲批的新冠疫苗,開展大規模的疫苗接種計劃。以色列一項研究顯示,大規模接種疫苗(BNT162b2)後,可減少在接種人士出現有病徵的感染個案、住院個案及嚴重個案。

然而,現時科學研究仍未能提供足夠資料,讓我們知道疫苗可以對減少傳播感染有多大的效能。在未來或會有更多就着大規模接種疫苗計劃的影響的相關數據。另一方面,洗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已被證明可有效地減少病毒的傳播。

因此,目前我們採取非藥物干預措施及疫苗接種兩種措施可對抵禦病毒提供最佳保護。

醫護人員有機會與重病的患者經常接觸,這些患者的病毒水平往往較高。醫護人員亦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免疫力較弱因而容易受感染的病人。

現時,新冠疫苗對預防傳播感染的效力,仍在研究當中。

因此,醫護人員於臨床環境仍應繼續遵循全面的預防及感染控制措施,包括穿着全套個人防護裝備、保持良好衞生等。

目前全球都正就着這個議題積極討論。

因應着全球形勢正在迅速發展 ,一方面有着傳染力更強的變異株出現,另一方面部分國家的疫苗接種水平亦正在增加。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監察最新發展,並根據新的科學數據及公共衞生建議修改有關的規定。

現時,就接種新冠疫苗對預防病毒傳播和應對新發變種病毒株帶來的挑戰方面的效能,有着一些初步的證據。

香港對入境旅客採取十分嚴謹的檢測和檢疫安排。

進行疫苗接種並採取非藥物干預措施能對抗疫產生最大的效果。為減低傳播風險,當局需要繼續採取非藥物干預的公共衞生策略,包括保持社交距離、維持良好手部衞生和在公眾地方佩戴口罩。

無論有否接種新冠疫苗,所有人士均應繼續採取非藥物干預措施。我們對非藥物干預措施的任何改變,均應小心審視,並隨着疫苗接種覆蓋率增長再作檢視。

酒精是一種有毒物質,直接和間接影響身體多個器官和系統。飲酒(尤其是大量飲酒)會削弱免疫系統,令飲酒人士更容易受到感染。有研究顯示,飲酒會增加患上嚴重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包括肺炎。

在對抗2019冠狀病毒病期間,市民應繼續採取健康的生活模式,避免飲酒,加強免疫系統,保持身體強健。

(九)疫苗的迷思和正解

破解新冠疫苗迷思

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情需緊急行動。但這並不代表會繞過任何安全規定或測試。儘管由於對疫苗的急切需要加快了過程,但研發過程並沒採取任何捷徑。事實上,有許多技術發展使疫苗的開發可以更加迅速。 疫苗中的所有成分,以及疫苗本身,都經過全面核對和監測,以確保其安全性。

信使核糖核酸 (mRNA) 不會進入細胞核,也不會影響我們的脫氧核糖核酸(DNA)。 mRNA疫苗指導我們的細胞如何製造出一種蛋白質(或蛋白質部分),從而引發免疫反應。真正的病毒進入我們身體時,我們便可免受感染。

2019冠狀病毒病是一種致命疾病,可導致嚴重病患 – 而且還有我們尚未完全了解的長遠後果。研發新冠疫苗就是要減少死亡和嚴重併發症。 儘管有很高比例的人從2019冠狀病毒病中康復,但也有不少患者出現嚴重疾病甚至死亡。感染病毒但不出現症狀也很常見,在這情況下這些隱型感染者也可能把病毒傳播給其他人。 當你作出接種疫苗選擇時,不僅可以保護你自己,而且可以減低家人和其他身邊人受2019冠狀病毒病引起死亡和嚴重疾病的威脅。

疫苗中的所有成分,以及疫苗本身,都經過全面測試和核對。有些人聲稱新冠疫苗將用於向接種者植入微芯片,以便可以通過5G手機發射塔追蹤或控制人體。這是錯誤的。沒有新冠疫苗可以追蹤個人或將個人信息收集到數據庫中。

世界衞生組織全球疫苗安全諮詢委員會發表的聲明指出,檢視了歐洲及世衞全球數據庫的呈報死亡個案,認為個案的總死亡率及死因,與平日發生的差不多。體弱長者接種復必泰疫苗後,死亡率並無異常增加,認為長者接種該疫苗仍然有利。

一項大型的臨床試驗顯示復必泰疫苗可有效預防16歲或以上人士染上2019冠狀病毒病。出現有症狀的2019冠狀病毒病病例的數目減少了95%。

接種復必泰疫苗後需要時間讓身體產生抗體來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

根據海外衞生當局和世界衞生組織截至二零二一年一月的資料和建議,現時並未有證據顯示體弱長者在接種復必泰疫苗後的死亡率出現超乎預期及異常增加。此外,亦未有明確證據顯示出現的死亡個案是源於使用復必泰疫苗。

科興疫苗需接種三至四劑。你可能在接種第1劑後得到一些保護,並在完成接種所有劑數後得到更佳的病毒防護。

科興和復必泰疫苗都不含會導致2019冠狀病毒病的活病毒。新冠疫苗不會令你患上2019冠狀病毒病。

由於長者感染2019 冠狀病毒病後更容易出現併發症和死亡,因此,長者更需要接種新冠疫苗。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資料, 60歲或以上人士有較高風險出現嚴重病症。能引致死亡的併發症包括呼吸衰竭、急性呼吸困難綜合症、敗血症和敗血症性休克、血栓栓塞、多重器官衰竭,心臟、肝臟或腎臟的損害等。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數據,長者更容易因感染2019 冠狀病毒病出現嚴重疾病。超過81%2019 冠狀病毒病死亡個案發生在65歲以上人士。由2021年11月6日 至16日的數據顯示,65-74歲、 75-84歲及85歲或以上人士的2019 冠狀病毒病死亡率是18至29歲人士的 65、 150及370倍。

本港數據顯示,在感染病例中死亡個案百分比隨著年齡增加 。截至2021年11月30日 ,在213個死亡個案中,大多數(93%)是60歲或以上長者。

由於慢性病患者感染2019 冠狀病毒病後更容易出現併發症和死亡,他們更需要接種新冠疫苗。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資料,慢性病(例如高血壓、心肺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或癌症等)患者有較大風險出現嚴重病情。能引致死亡的併發症包括呼吸衰竭、急性呼吸困難綜合症、敗血症和敗血症性休克、血栓栓塞、多重器官衰竭,心臟、肝臟或腎臟的損害等。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資料,感染2019 冠狀病毒病後出現嚴重病情(如需要住院/入深切治理部/使用呼吸機或死亡)的風險會隨著個別人士本身疾病的數目而增加。

2019 冠狀病毒病可導致死亡,亦可引致長遠後果。接種疫苗比感染2019 冠狀病毒病安全和有益很多。

接種疫苗能有效預防因2019 冠狀病毒病而引致的嚴重疾病或死亡。 復必泰與克爾來福新冠疫苗均高度有效預防感染2019 冠狀病毒病引致的嚴重疾病及死亡,成效超過八成。

直至2021年11月底,在香港已使用超過900萬劑新冠疫苗。復必泰與克爾來福新冠疫苗均有副作用,但不是所有接種者都會出現這些反應。疫苗副作用一般輕微和短暫,嚴重的異常事件屬罕見。十分常見的副作用(可能影響超過1/10的人士)包括接種部位疼痛、頭疼和疲倦。

復必泰疫苗是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規例》(第599K章)在香港獲認可作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之一,有關疫苗已符合安全、效能及質素要求。 該疫苗確認不含任何金屬成份或氧化石墨烯。復必泰疫苗的成份,請見常見問題(第50題)。此外,衞生署會繼續密切監察先進國家和地區的藥物監管部門及參考世界衞生組織對新冠疫苗的最新安全及成效評估。據悉,歐盟委員會先前亦就類似問題作出回應,並指出有關成份沒有列於疫苗配方之中。

認識疫苗是與非

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之一。 感染病毒本身的風險要比接種疫苗的風險遠高得多。據估計,疫苗每年挽救共200萬至300萬人的生命。 疫苗通過與你身體的天然防禦系統合作來建立保護,從而降低患病風險。我們接種疫苗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身邊的人。

與所有藥物一樣,接種疫苗後可能會產生副作用。然而,這些症狀通常很輕微,持續時間很短,如手臂疼痛或輕度發燒。更嚴重的副作用是可能的,但極其罕見。 請記着,疫苗可有效預防疾病。 疾病造成的嚴重傷害遠高於接種疫苗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

疫苗包含着不同成分,以保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當中很多已經在數十億劑疫苗中使用了幾十年。 疫苗的每種成分都有其特定用途,在生產過程中,對每種成分都進行了測試。疫苗所有成分都通過安全檢定。

疫苗接種是一種簡單、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在人們接觸有害疾病之前為其提供保護,使其免受這些疾病的危害。事實上,疫苗利用你身體的天然防禦機制來建立對特定感染的抵抗力,並增強你的免疫系統。

一些疫苗只需要給予單一劑量,就可有終生保護。然而,大多數的疫苗都需要接種多於一次的劑量(即相隔約數個月後接種第二劑,或第三劑)。有些疫苗,在上述基礎療程的「多次劑量」後,更需要在某固定期限之後(如一年或數年)接受「加強劑量」。

疫苗應按製造商建議的條件下儲存。每種疫苗有其個別的儲存條件和使用限期,並且會在標籤上列明。

不同的疫苗產品都有其特定適應症和目標群。符合接種疫苗的,應及時並按照時間表接種。

這是兩種不同的疫苗。雖然流感疫苗不能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但是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減低同時感染流感和2019冠狀病毒病的風險,這有助於避免罹患更嚴重的疾病。

接種疫苗後不久出現異常事件時,人們可能會傾向於歸咎疫苗。然而,部分症狀或疾病可能只是巧合地在接種疫苗後出現而與疫苗無關。因此,不是所有接種疫苗後出現的異常事件都是由疫苗引起的。

醫健通
醫護專業
教育及媒體資源
修訂日期:2023年3月10日